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誰是台灣第一

劉鳳珍
user

劉鳳珍

1997-06-05

瀏覽數 14,200+

誰是台灣第一
 

本文出自 1997 / 6月號雜誌 1997大學風雲排行榜

六、七月的台灣,陽光燦爛,但蘊熱的空氣中卻夾雜著許多人緊張的情緒。

對許多想進人大學就讀的高中生而言,這兩個月是承諾未來的關鍵時刻。在許諾這個未來時,雖然考生總是被告之以興趣和能力來選填志願,但實際情形是,在聯招「分數錄取權」大於考生「自主選擇權」的制度下,多數考生所憑恃的往往還是去年聯招分數的排行與這一年聯招分數的對照。

不過,這種情形恐怕會慢慢改變了。隨著大學校系陸續的增加與甄試人學管道的開放,考生對校系志願的選擇權也將逐漸地提高。過去邀來選去只有那幾所院校和一試定終身的聯招制度,在教改的浪潮下,無法再獨占就學市場(表一)。

「以前是賣方市場(校方),未來將逐漸變成買方市場(考生)的新聯招時代。」在高中教英語的周偉娟說出她的期待。

這樣的發展趨勢,可以預見的是,「多元化的資訊」對考生的志願決定權將愈來愈重要,聯招分數將變成只是其中一項而已。

遠見雜誌嘗試從聲望評價的角度,來勾勒台灣二十二所綜合大學的面貌,期待為台灣的考生在資訊蒐集過程中,開啟另一扇窗(有關調查方式,詳見第五0頁)。

從調查結果來看,台大仍然穩坐第一的寶座,而在許多校長眼中屬「資淺」的清大與交大,則以後起之秀的姿態打敗其他「資深」大學,且以些微差距緊追台大,未來發展潛力值得觀察。師範體系或許因為師資培育的管道開放,排名不如預期,尤其是高師大與彰師大。私立大學則以東海、輔仁較亮眼,超越國立的海洋大學。在衡量的六類八項指標中,各校皆有不同的表現(表二)。

優勢的「國立」

首先以「學術聲譽」此一指標來看,台大與清大所獲得的評價分數不分軒輕。「兩校各有千秋,台大的學術研究領域較廣博,而清大則以特殊的領域見長。」對於這樣的結果,清大校長沈君山語帶謙虛地說。

大學教育改革促進會理事長顧忠華教授則俏皮地比喻:「台大像是家大業大且知道進取的富家子弟,而清大則像是得天獨厚且擁有特殊才智的資優生。」未來兩校可在不同的領域中各展所長。

位於台中市、以校園環境優美著稱的東海大學,在二十一所綜合大學中名列第十一名,也是私立大學中的第一名,校長王亢沛欣慰中卻略帶感嘆地說,東海早期的學術地位和國立大學不相上下,甚至超越一些國立大學,但在經費來源減少,加上國家只補助國立大學的教育政策之下,使得東海的發展條件和國立大學差距愈遠,「也讓台灣失去一所能和國立大學一較長短的私立大學。」

只要2,880元,雜誌+亞諾納25吋行李箱一次帶回家!

在「聯招分數」的表現上,大致說來和「學術聲譽」高低的相關性頗高,學術聲譽愈高的學校,聯招排名也較為突出。例外的是師大、高師與彰師的聯招分數和學術聲譽評價呈現頗大的落差,三所師範大學雖然在第一與第二類組的聯招總排名中名列第三、五、七名,但師大的學術聲譽在前面十所國立大學中屬倒數第二,高師與彰師則落到東海等私立大學之後,在二十一所學校中同時名列第十七名。

師大校長呂溪木認為,這種落差會出現在師範體系的學校上,可能與師範教育和一般大學的教育性質不同,彼此的互動與瞭解機會較少有關。

一位在師範學校教書的教授則從另一個角度詮釋:「師範學校從師資、管理到校園規畫和一般大學相較下,「感覺比較嚴肅」。」所以負面評價有可能由此而來。

在「企業評價」方面,畢業校友等於是學校的「產品」,產品的受歡迎度,可反映出一般社會對各學校的評價。從天下雜誌四月份的調查來看,成大與台大的「產品」最受企業歡迎,尤其是成大,在天下雜誌連續三年的調查中,都名列企業最歡迎的學校榜首,私立學校則以逢甲最受企業青睞。這些學校受歡迎的主要原因大多來自於專業能力受到肯定。

在天下雜誌排老的前二十名學校中,二十二所綜合大學只有十四所進榜,中央、中正、海洋、靜宜、陽明以及二所師範大學則末進入排行,這與學校成立時間及性質特殊可能有關。

「入學報到率」因為聯招制度使然,整體來說並沒有太大的差異,大多在九成以上,只有海洋、淡江、逢甲、靜宜、文化低於百分之九十以下。最高的是政大,達九七.二四%。

「教師資源」分專任教師師生比與教師具博士學位比兩項來看,呈現的結果是「國立與私立」、「舊與新」有別的現象。國立大學和新大學的教師資源較為優異,師生比大多符合或接近教育部規定的一;一三,且教師中博士比例也多有六成以上。師生比以師範大學第一名,僅有一:七.五四,博士學位比率則以中正大學最多,高達九一.八%,另外立校時間較晚的學校如清大、交大、中山、中央等也都有八成至八成七左右。

教育部對於私立大學師生比目前是訂在一:二0,八所私立大學中沒有一所達到這個標準,只有東海的一.二一勉強接近,其次是東吳一:二二。教師博士比例方面,淡江是唯一超過六成的學校。

「圖書資源」分學生擁有平均冊數和圖書館座位來看,高師大學生擁有的平均圖書冊數在各校中鶴立雞群,彰師的學生則是在圖書座位上領先各校。

整體而言,各別指標的評比,二十二所綜合大學的表現各不相同,但經過整體的加權排名後,呈現出公立大學與私立大學兩群的先後順序,可見國立大學的優勢還是明顯存在,而會有這樣的結果,恐怕與教育資源長期以來「重公輕私」的政策脫離不了關係。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