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社會沒幾年,66年次的徐維謙不但在短時間內累積了自己的第一個100萬元,更重要的是,該有的消費他一樣也沒少。像是採訪當天他手上戴的、價值2萬多元的OMEGA錶、腳上穿的G&H皮鞋、還有口袋裡的萬寶龍鋼筆,都是他每天必備的行頭。
並非含金湯匙出生的徐維謙,是如何在不需要過克難生活的情形下,兼顧蒐集名錶的嗜好、又能在同時間內存到100萬?
方法1 妥善分配月收入
因為擬定了合理、可執行的收支分配計畫,所以可以在不苛刻自己,又兼顧生活必要消費和娛樂的情況下真正地落實。月收入約5萬元的徐維謙,因為住家裡,所以無形中省下了不少錢。他薪水的30~40%用於生活費、40%用於儲蓄及投資、10%買保險、10%用於朋友的交際應酬費。
徐維謙還依不同的資金用途開了不同的帳戶。例如投資、生活費用都有各自專門的帳戶,哪裡多了錢、哪裡少了錢都一目了然。同時他也會在銀行帳簿上面做很多記號,清楚地寫下這筆錢的用途。拍照時徐維謙遮遮掩掩地不太敢拿出來,自嘲:「很像阿伯。」
方法2 用額外獎金買奢侈品
而蒐集名錶、還有一年兩次的旅遊花費從哪來?徐維謙事先就規畫好一年買的一隻手錶,由年終獎金的1/4、或是每個月額外的業績獎金而來,「不會動用到月薪。」他說。同時因為眼光獨到,蒐集的幾隻錶雖然都只有2~3萬元的單價,但近幾年來都有一成以上的漲幅。
旅遊的基金也是一樣,是從投資股票或基金的獲利慢慢存下來的,也同樣不會動用到本薪。因此如果投資沒有賺那麼多,就少去幾趟,或是選擇比較便宜的東南亞島國。
方法3 選定重點消費或團購
因為主要的消費花在買錶上,所以徐維謙其他的消費支出就很省。像是一般男生很迷的3C產品,他就沒有多大興趣,手機用了兩、三年都沒換。吃的方面徐維謙也不怎麼計較,很少吃昂貴的商業午餐。每天上班穿的襯衫、開車的油票都是跟朋友一起團購,號召親朋好友一起買比較便宜,還有連這行必備的萬寶龍鋼筆都是在Costco買的。
另外,他也奉行「收入-儲蓄=支出」原則,會硬存錢下來。例如這個月超支,下個月就少花一點、生活品質差一點。
方法4 買現金股利高的個股
而旅遊的資金來源,徐維謙又是如何投資的?因為對投資很有興趣,所以他從大學時就開始鑽研,目前基金的報酬率約在15~20%,股市則有20~30%的獲利率。徐維謙將可投資金額的五成放在股票、四成放基金,剩下一成放定存或機動配置,視當時的市場狀況而定。
在基金方面,他會看衡量波動風險的Beta或sharpe值來決定,或是選擇大型的基金公司來投資,同時至少擺上半年到一年。新興市場、原物料、拉丁美洲,去年徐維謙都有布局,最近也開始考慮買日本基金。
因為大學時曾被套牢過,徐維謙也體悟到千萬不要跟股票談戀愛,要確實執行停損,別套牢了還加碼。因此在投資股市方面,他會選體質好的股票,特別是現金股利高的個股,例如中鋼跟裕民,年報酬率至少都有10%。徐維謙的股票也是中長期投資,至少都抱三~六個月,他參考的投資指標包括:本益比15~20倍、每股獲利能力、股價等。
徐維謙
66年次
建華金控尊榮客戶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