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理財從薪水配置開始

康文炳
user

康文炳

2006-06-01

瀏覽數 3,000+

理財從薪水配置開始
 

晚餐前,偌大的辦公室內員工三三兩兩陸續到班,坐在我旁邊的同事打開晚報,「嘿!我今天七支股票全部漲停,晚餐吃什麼?我請客!」他轉過頭對著大家說,笑得嘴角翹到耳朵高。

那是我初入職場的九○年代,台灣股市兩度攀上萬點,市場一遍榮景,缺錢就到股市去拿,「我用股市賺的錢買了一部電腦」、「我賣掉XX股票買了一套音響」,股市彷彿就是一台不需要密碼的超級提款機。

後來的故事大家都曉得,身邊很多人把多年的積蓄賠得精光。我當年租屋巷口的麵攤老闆,每到黃昏又把攤子推出來作生意了。他在巷口賣了幾十年麵,風雨無阻,但就在我報社同事笑著說「嘿!我今天七支股票全部漲停」的那半年間,覺得「一碗麵賺個十幾塊錢,太沒意思了」,而收攤不做,跑去炒股票了。

「時代決定世代」,大家不知道的故事是,這段台灣經濟的怪異狂潮,對30世代成長在九○年代的五年級生,人生職場造成了怎樣的衝擊。巷口的麵攤老闆可以重新推著攤子出來賣麵,但許多在那十年疏於職場修練的五年級生,如今卻得面臨著跟不上職場腳步的窘境。

理財是所有世代的課題,但就像職場一樣,必須一步一步踏實地修練。大部份人在職場上被迫按部就班地學習、磨練,但在投資上,卻總想數十萬、幾百萬地孤注一擲、狠撈一票;可惜的是,我們大部分人都沒有駕馭大筆財富的外在專業能力和內在修為。

靠運氣賺來的錢,也會在不走運的時候失去。多年前,一位靠土地暴發的富豪在病重分家時,對著無甚社會歷練的子女說:「你們今天拿了這些錢,有人會更有錢,有人會變乞丐!」果然,才幾年就有子女因過度擴張而破產。

「財富自由」是人人的渴望,但那卻是一個踏實修練過程的成果,沒有僥倖。本期封面故事「理財不要一錯再錯──薪水也能致富」,我們談的不是如何暴發地挖掘「第一桶金」,也不好高鶩遠地訴求「一億人生」,副主編楊紹華、召集人張卉穎要與讀者分享的,是一個更踏實而穩健的理財之道,希望成長在新世紀初的30世代,未來能走出一條更開闊的財富人生之路。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