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在讀書
買書、看書是蘇國垚三十五歲開始養成的興趣。
不買,可能後悔一輩子
「我買書就像女孩子購物一樣,」蘇國垚形容自己買書的習慣,如同女孩子買衣服、鞋子等名牌一樣,「這個、那個不要,其他全部包起來。」他曾在台中中友百貨的紀伊國書屋,一次買了四十幾本有關客戶抱怨的書。兩手各拿一大疊,幾乎擋住了他的視線,走向收銀台途中,著實引人側目。
引起蘇國垚興趣的書,他很難忍得住不出手買回家。在他的觀念裡,書會絕版,好書不一定會續印或再版,他不想有任何遺憾。「今天沒買到,可能後悔一輩子。所以我看到就買,瘋狂地買,」蘇國垚說。
不讀,就沒有成就感
蘇國垚一次大約同時看三本書,背包裡一定隨身攜帶雜誌、報紙和書。「我知道怎麼利用時間看書,」每個星期六、日,蘇國垚從台南坐飛機回台北,再坐公車到民權西路站搭淡水線捷運回家。當他坐上捷運,拿出書來閱讀,環視整個車廂,都沒有人在看書。「這是我每個星期最快樂的時候,」蘇國垚開玩笑地說,「只有我在看書,我贏你們,我很有成就感。」
過去都是為了考試和文憑念書,蘇國垚當上副總經理後,發現自己不懂得處理客人抱怨、調整員工心態、了解老闆思維,於是他開始看書,並覺得獲益良多,逐漸養成閱讀習慣。他更時常激勵自己,每看完一本書,就會在心裡給自己鼓鼓掌。
博學多聞的蘇國垚,特別喜歡閱讀雜誌,尤其是《遠見》雜誌和《天下》雜誌。蘇國垚認為,這兩本雜誌的內容包羅萬象,從市場、科技、管理、人文、藝術、休閒、健康,到英、美現今最流行的理論,讓他可以同時吸收許多資訊和知識。
閱讀已成為蘇國垚不可或缺的興趣。他將由閱讀中習得的道理,應用在生活與實務上,他的體會是,「閱讀是為了某種目的,而是自己的興趣。閱讀的好處是,你學到的永遠在你身上,別人拿不走,而且現在念的東西,以後你就會用出來。」
喜於教學
剪短髮,上髮膠,為頭髮做點造型,背著雙肩背包,在高雄餐飲管理學院任教的蘇國垚看起來相當年輕,一點都不像年過半百的大學老師。
「我就是要跟學生一樣,」蘇國垚不僅打扮年輕化,還常常看七年級生喜愛的《可樂報》,「我要知道我的學生在想什麼。」
蘇國垚也常參加學生的活動。在學校的運動會上,他和學生一起跑大隊接力,並抱回全校冠軍。即使曾因車禍撞斷腿,腿上打了八根鋼釘的蘇國垚,還是全力以赴,為了這個比賽,他一個人練跑了半年。談起和學生一起參加比賽拿冠軍的經過,他得意地說:「我跑得神快。」
教書,是一種使命感
認真負責已不足以形容蘇國垚對學生和教學的用心。他上課的內容,是自己幾十年實務經驗的精華;他上課的方式,唱作俱佳。當他告訴學生,要觀察趨勢、跟上流行,馬上以歌手伍佰為例,還當場拉開喉嚨,學伍佰高唱一句「台灣製造~」。學生大笑之餘,對蘇國垚的舉例莫不印象深刻,書本上的知識就這麼深深地銘記在心。「我到學校教書,不是責任,是一種使命感,」蘇國垚要從莘莘學子開始,改變大家對服務業的想法。
從二十幾年的工作經驗中,蘇國垚不諱言,台灣的服務業真的需要加強。他教導學生正確的服務理念,也誠實地告訴他們現實的狀況和因應之道:「你去工作時會碰到很多挫折,因為主管的風範和管理能力不值得學習。你們先照著做,可是有一天,你可以獨當一面時,就要實踐你的理念。」
「我希望我的學生可以出人頭地,」教學延續了蘇國垚對服務業的使命感:每個學生都像一顆希望的種子,未來開花結果時,豐收的是服務業的品質和水準不斷地向上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