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中外,幾乎所有成功人士的傳記中,都會提到「persistence(鍥而不捨)」為成功的關鍵之一。如果成功關鍵就僅是刻苦耐勞,那應該有更多人成功才對。我們都認識一些善良老百姓,一輩子埋頭苦幹,但為什麼許多人靠著傻勁打拼,也未必能碰上運氣敲門?
毅力和運氣是否有更準確的坐標呢?除了憑耐力奮鬥,撐不下去的時候責怪自己沒骨氣之外,是否有其他的關鍵因素,能更有效率地鍛鍊自己的毅力,並讓這種毅力更能夠對抗失敗呢?
我在心理學文獻中找到一個線索。社會心理學者Dr. Albert Bandura發現,恐懼症病患是否能克服恐懼,取決於是否相信自己有克服恐懼的能力,在1970年發表了「Self Efficacy」理論。
根據Bandura定義,Self Efficacy是「對自己是否能應付某種狀況能力的信心」。中文譯為「自我效能感」,在此簡稱SE。它與「自信」不同,沒有能力的自信只是「自我感覺良好」,也與單純的毅力有差,因為它講的是能解決問題、應付狀況的靈活腦力,不僅是蠻力。SE強的人會持續努力,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有能力也勢必會達到目標。
我們要如何鍛鍊自己的Self Efficacy呢?該如何思考SE跟運氣的關係呢?我用下圖來解說(註:這兩個圖是我的解釋,跟Albert Bandura學術模型有點不同)。
能力、信心、動力在SE缺一不可。有能力但信心不足,遇見機會將膽怯無法勝任。自我感覺良好但能力不夠,抓到了機會也會站不穩。有能力、信心,但缺乏動力,就什麼也免談了;動力常來自壓力,但比較能夠促進SE 的動力,應該來自於內心,因為你自己很想克服挑戰,把事情做到好。
所以,當幸運機會迎面飛來的時候,你必須把能力和信心的重疊處放大,才能捕捉到好運。
但成長過程中,我們所遭受的打擊等種種經驗都可能磨損我們的信心,再加上生活壓力讓我們喪失原本的熱中,更加使人卻步,能力跟著萎縮,造成負面循環!這時怎麼辦?我們有辦法把原本該有的SE修復,再次「補網獲運」嗎?
可以!讓我們把3個元素分別檢視:
1.增加信心的要訣:追求「小贏」
舉例來說,我之前買了一只Nike Fuelband科技手環,能偵測你走了幾步路,消耗了多少卡路里,並換成點數,累積一定點數還會跑出訊息恭喜你。其實,只要不是整天躺著,一般正常生活就能很快累積1萬點,實在沒什麼了不起。但看到螢幕上「獎杯櫃」裡很快有第一張、第二張錦旗,還是會很開心。
但接下來的關卡,不是1萬5千,而是在2萬5千點。再來,5萬點……間距愈來愈大。但這時,我有了一開始的小勝利,也比較願意為了追求下一個目標而多走一些路了。某天我到了50萬大關,這時才發現自己已經在為運動而運動,不太在意點數了。
這個系統的高明之處,在於先設立了一些簡易的關卡,讓你輕鬆達到,嘗到甜頭,再逐步把目標拉高。這麼一來,連平常很少動的人也會因為獲得了一些小勝利,而會更想多動一點。
DO THIS
如果你想要嘗試某件事情,希望快點建立自己的信心,就要一開始把目標設得低一點,讓自己很快贏得一些小勝利,讓小贏的快感增加自己的信心,再逐漸把目標拉高。
2.加強能力的要訣:不斷地檢視反饋
Timothy Ferriss從普林斯頓大學畢業時,本來沒什麼人生目標,後來他開始在網上販售健身維他命,運用當時剛開始盛行的社群行銷工具,邊做邊摸索。6年後不但賺大錢,還把他的經驗寫成了暢銷書。
不僅這樣,在這段期間,Timothy Ferriss還從旱鴨子變成游泳健將、從自稱手腳不協調到在探戈大賽中得獎。他是怎麼辦到的?他在書裡寫道,祕訣很簡單:
1. 看人家怎麼做,細心觀察。(Observe)
2. 把事情拆解成小塊或是各別的步驟。(Deconstruct)
3. 選擇最重要的步驟練習,並嘗試重新組成新的步驟。(Sequence)
4. 盡量把步驟簡化,並不停觀察哪裡不對,哪裡可以進步。(Test)
5. 不斷重複,直到技巧完全內化。
這個「加速學習法」最關鍵的就是最後一步,因為如果沒有測試後的反饋和修正,就無法進步改善。及時、持續的Feedback能讓人更快速做調整,也更快速看到效果,讓學習效能加倍。當你看到自己進步,並在反饋中觀察到能力的改變,信心也會自然提升。
3.增加動力的要訣:把「我得」變成「我要」!
當我們覺得「非得做不可」的時候,即便原本是開心的事情,動力也會大減。這時,就要不斷提醒自己:「這是我要做的,不是我得做的!」
有些人把以上的現象解讀為「人生不要執著於目標」,但我覺得這只對了一半。重點應該是:不要讓「目標」主導你的生活。你自己主導自己的生活,而你每天的選擇正逐漸讓自己靠近目標。
DO THIS
每天睡覺前,先列出明天要做的幾個主要事項,但在寫下它們時,都在前面加上「我想要」(I want)幾個字,例如:我想要上網為報告做研究、我想要打電話給3個客戶。寫完之後再念一遍,要念出整句喔!說服自己「這是我想要做、自己選擇要做的事」。持續這麼做,隔了一段時間,你應該會覺得自己比較主動,也可能比較樂觀。
面對新挑戰和目標都是令人興奮又緊張的事。緊張不是壞事,但必須避免讓內心恐懼毀滅原本該有的「自我效能感」。SE效果很強,但每個人在不同領域的SE都不同。有些時候可能要補強能力,有時候要打個強心針,有時候要給自己加個油。如果你三管齊下,就更容易造成正向循環,讓動力、能力和信心互相幫助。
而當你SE增加的時候,你的「捕運網」也會隨之展開。這時遇見機會就能積極爭取,遇見挑戰也能克服,碰上挫折也更容易展現毅力,鍥而不捨。
你是自我效能強的人嗎?
Self Efficacy很強的人
◎把問題視為能被克服的挑戰
◎做事較能全心投入
◎能較快走出挫敗的失落
◎對自己的生活和興趣有熱中
Self Efficacy較弱的人
◎盡可能避免挑戰
◎覺得高難度的事情會遠遠超過自己的能力
◎容易重複回想自己的失敗經驗
◎很容易對自己的能力失去信心
圖片來源│freeim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