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在台灣和日本建築大師相遇

遠見編輯部
user

遠見編輯部

2014-10-03

瀏覽數 7,650+

在台灣和日本建築大師相遇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在台灣和日本建築大師相遇_img_1

很多人以為,想看國際建築,一定要到歐美;但是在台灣,由國際建築大師操刀的指標性建築,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生長,最具代表的,莫過於預定在今年10月底完工的台中大都會歌劇院了!

由2013年普利茲克建築獎(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得主伊東豊雄設計,耗時9年建造,大都會歌劇院是世界第一個全面非標準化曲牆、無柱、無樑的混凝土數位建築工程,這棟地上2層、地上6層的建築,室內空間宛如山洞,將為台灣帶來全新的空間體驗。

近年來,台灣掀起一股日本建築熱潮,光是伊東豊雄,就有台北文創大樓、台大社科院大樓、大都會歌劇院等作品;而2013年10月全台首座安藤忠雄建築——亞洲現代美術館正式啟用,充滿禪意的清水模建築,更是將日本「侘寂」(wabi-sabi)美學發揮到極致。

除了伊東豊雄、安藤忠雄兩位大師,全台各地還有許多日本建築師作品,從知名的桃園機場一航廈、日月潭向山遊客中心(團紀彥),到預計興建的台灣塔(藤本壯介)、金門港水頭客運中心(石上純也)、金山溫泉旅館Hotel J(平田晃久),日本建築師正逐漸影響台灣天際線樣貌。

這股日本熱潮究竟從何而來?日式建築美學為何能夠飄洋過海,在台灣開出更加豔麗的花朵?

其實早在100年前,日本建築師就曾經在台灣掀起一波建築革命。在日治大正時代的台灣,政經環境相對安穩昇平,當時一群受到歐陸建築影響的建築師在台灣陸續設計出總統府、台北賓館、官邸、林百貨等華麗莊嚴的巴洛克式建築,開創日本建築師創作的黃金時期。

百年之後,這股日式風潮再度捲土重來,若是從台日之間的地緣關係、歷史與文化親近性等面向觀察,似乎也就有跡可循了。

但若是將眼光拉遠到世界,就可以發現,其實正在「瘋日本」的,並不只有台灣,而是一個全球性的現象。

有「建築諾貝爾獎」之稱的普利茲克建築獎,2010、2013、2014年的得主分別是妹島和世&西澤立衛、伊東豊雄、坂茂,其實就是日本建築勢力全球崛起的清楚指標。

【會員免費報名】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造山者》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長期研究日本建築風格的學者謝宗哲觀察到,以伊東豊雄為首的「自然系建築」,提倡建築應該順應自然環境而建,幫助人們重新回歸自然的懷抱,恰好呼應了全球氣候變遷與地球暖化、能源危機等問題日益嚴重,這種因地制宜、順應自然的「綠建築」與「永續意識」遂成為當代顯學。

正如伊東豊雄所說:「 如果將整個世界比喻為一條河流,那麼一般的建築就如是插在河流裡的木樁一樣,木樁的內部與河流完全不具有關係性。而我想做的建築,則是像河裡的『漩渦』般的場所,它既擁有自己的空間,同時也是融合在河流的流動中。」

建築就像一面鏡子,映照出人類當代文明的樣貌。從現在開始好好認識這股日式自然建築潮流,你會更了解我們所處的社會與時代。

【精彩圖集】

在台灣和日本建築大師相遇_img_2

在台灣和日本建築大師相遇_img_3

在台灣和日本建築大師相遇_img_4

在台灣和日本建築大師相遇_img_5

在台灣和日本建築大師相遇_img_6

在台灣和日本建築大師相遇_img_7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