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EF) 研究報告指出,海洋廢棄塑料的總重量,將在 2050 年超過魚,每年約有800萬噸的塑膠垃圾流入海洋。
難以想像的是,海洋生物將吃進大量塑料,當顆粒塑膠逐漸破碎成小分子時,當你口中讚嘆著生魚片的美味,卻是嚼進了一口又一口的廢料,讓垃圾到餐桌。
更可怕的是,每年至少有10萬海洋哺乳類、數百萬海鳥及魚類,因誤食或意外遭垃圾纏繞而死亡,最終浩瀚廣闊的深藍色大海,將成為一片垃圾場。
湛藍的海洋不復見,漫步在岸邊的浪漫將被眼前的垃圾掩蓋,有愈來愈多人正極力開發清理海洋垃圾的方法。
荷蘭青年Boyan Slat發起The Ocean Cleanup,建造100公里的浮柵,利用海流及風向集中飄浮垃圾,再定期清理收集起來的垃圾。這個計畫已經在荷蘭完成縮小版測試,今年將於荷蘭和日本海岸再次測試;若成功,這個全球最大的海洋清理計畫將於2020年開始運作。
海洋汙染議題日趨嚴重,也有愈來愈多組織開始研發,透過技術、創意,將海洋廢棄物再製,創造循環的綠色產品。
Umi Hashi 海洋箸
這個也是來自荷蘭的創意,一位阿姆斯特丹的學生Yavez S.E. Anthonio,因為熱愛吃生魚片,開始關心海洋生態,期許自己能靠一己之力降低海洋塑料問題。
他將回收塑料加工成一雙雙筷子,每雙筷子都有著獨特的顏色,取名為「Umi Hashi 海洋箸」目前他正在kickstarter 上募資,希望能將這樣的想法量產。
Adidas環保再製球鞋
知名運動品牌adidas2015年開始,與海洋環保機構 parley 合作,將parley 於馬爾地夫以及非洲沿岸搜集的塑膠廢料、非法深海刺網,以 3D列印的技術,再經過加工的紗線長絲,再製成Parley for Oceans 跑鞋。
Bureo環保滑板
洛杉磯的環保滑板公司Bureo,研發出由海洋打撈的廢舊漁網、塑料回收而成的滑板板材。其輪子則由30%的植物油以及100%的回收材料製成。他們甚至將販賣滑板所得的部分收入,回饋給低收入漁民,不只善盡環保責任,更致力打造出好的綠色生態模式。
Ecover環保瓶身
清潔用品生產廠商Ecover,與Closed Loop Recycling環保回收公司合作,由歐洲漁民收集海洋中的塑膠垃圾,送至Closed Loop Recycling位於倫敦的工廠,再製成產品瓶身。
富勝紡織
是台灣第一家做Recycle PET的廠商 ,2013年針對大型廢棄漁網,研發出資源再生回收技術,包含回收清洗、造粒改質、抽紗紡織等,設計開發出創新的筆記型電腦包、衣服,並取得多國專利,廣獲國際環保團體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