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何穎怡:非看不可的殭屍電影大全

對《屍速列車》無感?

吳柏學
user

吳柏學

2016-09-21

瀏覽數 15,650+

何穎怡:非看不可的殭屍電影大全
 


偏偏今早起床,看到一篇推薦必看喪屍片文章,立馬「哼,你是誰,我都沒寫非看不可的殭屍電影,你也敢寫?你這不過是僵屍商業大片罷了。」

因此,奮發向上,做了總整理。請看本人數十載殭屍片心得。這個片單主要以經典和次類型創意為主,涵蓋一般人比較少注意的拉美、紐澳、日本、香港、韓國、台灣僵屍電影。

我知道啦,我很無聊。咦?可是你今天才知道嗎?


Plan 9 from Outer Space(1959)


plan9from outer space

史上最經典五毛特效爛片,導演Ed Wood(是滴,就是那個鬼才導演Tim Burton拍了一整部《Ed Wood》致敬的導演。)對白屎爛到句句成經典。演技僵硬到人類還比較像殭屍。劇本漏洞百出,短短九十七分鐘電影共有八十二處漏洞。Plan 9簡言之就是外星人要把地球人變成殭屍。

看這部電影,你是向導演Ed Wood致敬。一個完全沒有才氣只有狂想的人拼命想拍電影,拍了一部又一部的爛片,終於再也搞不到錢了,他落魄到拍A片賺點小錢,沈溺於酒精,而後死在合作演員的家裡(無處可棲身,被收留的)。


Last Man on Earth(1964,翻拍版有Omega Man與I’m Legend)


last man on earth

這是殭屍祖師爺電影,除非你要把海地巫毒殭屍毒黑白片算進去。Richard Matheson原著小說,極好,電影極爛。威爾史密斯的《我是傳奇》版尤其爛。

但,祖師爺不能不提。


Night of the Living Dead (1968)


night of the living dead

George Romero活死人N部曲的第一部,現代版殭屍的先河,政治批判強烈,指涉美蘇冷戰核武威脅、黑人民權運動,還大膽使用「反高潮」結尾。它與《洛基恐怖秀》(Rocky Horror Show)共同創建了「子夜電影」的風潮。


Rabid (1977)


rabid

加拿大導演David Cronenberg 的主力在探討人與機械的結合,這部殭屍片是他電影生涯的奇怪岔路,把殭屍病毒與狂犬病毒做串連。全片色調冷冽,大師級攝影風範。


Dawn of the Dead (1978)


dawn of the dead

George Romero的第三部曲《活死人的黎明》(Dawn of the Day,或叫活人生吃)對電視文化、後啟示錄飛車橫行的掠奪世界(《衝鋒飛車隊》(Mad Max)正好比它晚一年面市),都有很深刻的批判,我最感興趣的自然是作為資本主義象徵的購物中心。如果飛車隊不闖進來,你我都毫無疑問可以在購物中心終老吧?人類潛能無限,但,有了不需要花鈔票的購物中心,還需要什麼?


Evil Dead (1981,三部曲的第一部)


evil dead

Sam Rami這部電影開創森林小木屋恐怖片風潮,血肉模糊風格直接影響紐西蘭大導演Peter Jackson的《Dead Alive》,以及2011年類型戲諷(Parody)電影的 《The Cabin in the Woods》。


Mr. Vampire(1985,暫時停止呼吸,港名《僵屍先生》)


mr.vampire

這個不用說,結合功夫與殭屍的電影,類型電影先河,史上最強。


Dead Alive (又名BrainDead,1992)


dead alive

《魔戒》大導演Peter Jackson在《惡趣味》(Bad Taste)時期的代表作,血肉橫飛。節奏掌握之佳,類型戲諷之妙(順便牽累希區考克的「驚魂記」),成為地下經典。


Stacy: Attack of the Schoolgirl Zombies (2001)


stacy

日本社會批判殭屍片。女孩到了十六、七歲就會變成殭尸,必須剁成一百六十五塊,才會徹底死亡。因此屠尸隊伍誕生,人類生育力大降,世界面臨崩潰危機。變成殭尸前的女孩會經歷狂喜,什麼事都會令她喜悅咯笑不已。進入這個階段,家人就得準備找人來屠尸。我相信這部電影的原著應當很有趣,因為它的批判意圖太明顯――這個社會集體糟蹋女性,因此寧為殭尸,不想變成大人。


Undead (2003)


undead

澳洲殭屍片,有澳洲特色的開闊荒漠氣息與女力大展現。


Shaun of the Dead (2004)


shaun of the dead

英國導演Edgar Wright的Three Flavours Cornetto trilogy三部曲(又名血與冰淇淋三部曲)的第一部。妙不可言。向George Romero的《Dawn of the Dead》購物中心創意致敬,又趣味橫生勾勒蘇格蘭失意男子的兄弟情與酒吧文化。


Zombie Nurse in Love (2004,又名Graveyard Alive)


zombie

全片特意採黑白攝影與事後配音,產生一種非常特殊的遲緩魅力。

【會員免費報名】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造山者》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Black Sheep (2006)


zombie

紐西蘭電影有種特殊荒涼感,跟它的殖民封閉文化以及地廣人稀有關。《Black Sheep》巧妙點出紐澳地區白人文化裡特有的「人獸戀」焦慮。(以及本人覺得很爽的狠尻新世紀[new age]大便。)

紐西蘭人口四百萬人,羊口四千萬頭,足足十倍。如果紐西蘭羊都變成殭屍。你知道有多恐怖吧。


Poultrygeist(2006)


zombie

史上最惡劣的殭屍電影。主角是殭屍雞,底蘊為反全球化速食連鎖,表演形式為歌舞片,特效為零。(畢竟是著名的五毛特效恐怖電影公司Troma的出品)。精美DVD三片裝,除正片一片,幕後花絮一片,第三片為史上最強「殭屍雞主題曲卡拉OK」。(我怎麼知道?我有買啊。)


28 Weeks Later (2007)


zombie

這部電影自然是比不上 《28 Days Later》那樣的大師風範。它在殭屍電影史的意義是從它開始,殭屍發展出超人速度,你才有《屍速列車》的驚嚇。


DeadGirl(2008)


zombie

這部殭屍片引起很大的爭議。數個男孩將女殭屍囚為禁臠輪姦。探討性別與權力。


Colin (2008)


zombie

殭屍第一人稱觀點,全片僅以45英鎊拍攝,在坎城影展引起極大討論。


Otto or Up With Dead People (2008)


zombie

史上最強大同性戀殭屍電影。


Juan of the Dead (2010)


zombie

全片偷偷拍攝於古巴,用殭屍來諷刺卡斯楚政權。少見的政治批判力作。充滿拉美風格的突梯趣味。


The Neighbor Zombie (2010)


zombie

照我的意思,與其看《屍速列車》不如看《The Neighbor Zombie》更能一窺韓國獨立製片的精神,全片低成本,探討活人與殭屍的親屬關係在後啟示錄時代如何運轉。


The Cabin in the Woods (2011)


zombie

向《Evil Dead》致敬的叢林小屋殭屍科幻片,成熟的陰謀論喜劇電影。


Miss Zombie (2013)


zombie

日本大導Sabu的殭屍片,想看殭屍有多慢嗎?全片以殭屍為第一人稱觀點,包括緩慢的時間觀。沒耐性者勿看


Contracted (2013)


zombie

同樣拍攝於2013年,同樣是殭屍第一人稱觀點,同樣緩慢步調以超級噁爛驚悚的畫面勾勒殭屍的腐爛過程。


殭屍(Rigor Mortis, 2013)


zombie

香港麥浚龍的殭屍電影,完全復古情調,香港陋街小巷文化精髓。

最後推薦:


《陰陽界》(1974)


zombie

丁善璽拍攝的三段式電影。第一段「財」短短五分鐘的死人變殭屍,非常緊湊,堪稱經典,現在youtube上還看得到。

第三段楊群與唐寶雲合演的《柳天素》大概是史上最勾人眼淚的殭屍了。

(本文獲作者授權刊登,原文在《何穎怡的大耳朵》,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