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你的感情,也被控制了嗎?脫鉤的三個步驟!

遠見編輯部
user

遠見編輯部

2017-08-04

瀏覽數 39,400+

你的感情,也被控制了嗎?脫鉤的三個步驟!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多年前在一次研討會上面,我問了在場一個一樣研究多年親密關係的學者「等級很低」的一個問題:「要怎麼樣知道,這段關係是否值得繼續走下去?」問完之後有一點小後悔,因為其實只要使用「關係滿意度量表」(The Relationship Assessment Scale,RAS)(Hendrick、Dicke與Hendrick,1998)就可以了。

不過,他倒是很親切地回我:「最簡單的問題就是問自己,跟他在一起快樂嗎?快樂的時候多,還是不快樂的時候多?」

那時候的我覺得真是神答案啊!複雜的問題往往都只需要最簡單的思考—— 不過,多年的之後我在重新想起這段往事,突然有不一樣的看法:我們怎麼會期待一個困難的問題,有簡單的答案?那些雖然感到不快樂卻難以離開一段關係的人,會不會有些時候,是深陷其中、被控制而自己不知道?甚至,知道自己被控制,但卻沒有力氣逃脫?

愛,上了鉤:你在這段關係裡,快樂嗎?

在跟伴侶相處的時候,你有這樣的狀況嗎?

-儘管有所不滿,我也不會直接對他發脾氣,常常是憋在心裡,以避免引來更大的爭吵

-他對待我的方式,常常讓我覺得有很多的挫折感。

-我常常覺得,不知道要怎麼樣才能讓他開心

-跟他在一起的時候,我常常都沒有辦法自在的做自己、或者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我已經很努力了,不過不管我做的再多,好像都沒有辦法改變他。

如果上述這些題目(修改自Braiker,2017,頁 200-202之部分題項)你有三題或是三題以上的回答為「是」,那麼或許你在這段關係裡面,大部分的時候是不快樂的。而如果你幾乎每一題答是,卻仍然覺得自己很難離開這段關係,那麼,可能要想一想這段關係究竟是什麼勾住了你。

脫鉤的第一步:你在意什麼?

其實,有些時候我們就像是前面掛著一只紅蘿蔔的驢子一樣,明明這一段不滿意的關係裡面,卻被蘿蔔牽著鼻子走,這時候該怎麼辦呢?第一個要先知道,那根「蘿蔔」是什麼!

心理學家Harriet Braiker(2017) 最近重新出版的一本書《看穿無形的心理操控術》裡面曾經提到兩個關鍵的因素讓你「上鉤」:

1.和對方在一起,可以獲得你渴望的東西。Harriet Braiker 指出,你可以問自己一個問題是:現階段的生活當中,你最想要、需要什麼?

2.你不想或不敢離開對方,是因為害怕失去一些你重視的東西。同樣你也可以問,你最擔心什麼?最害怕失去什麼?

書裡面提供了很多檢核的方式,我這裡列出幾個一般人很在意的東西,用損益分析的方式來討論(你也可以自己增加其他在意的東西,對「用數學談感情」有興趣的朋友,推薦參考賴以威(2017)這本超展開數學約會:談個戀愛,關數學什麼事!?):

你的感情,也被控制了嗎?脫鉤的三個步驟!_img_1

你可以在手機記事本上列出以上8個項目,然後分別給他們一些分數,1代表完全不重視,5代表非常非常重視,中間的2分到4分這是依照順序由不太重視到很重視。試著找出你最重視的三個,然後問自己一個問題:如果離開對方,我會失去什麼?會增加了什麼?如果繼續留在這段關係裡面,我可以獲得什麼、又會損失什麼?你也可以做一個簡單的統計(就像上面這張表,把A×B、A×C的總分寫於D、E)。

脫鉤的第二步:辨識兩大操弄手法

當我們在一段關係當中不知不覺地按對方的話去做、或者是對方用某種威脅利誘的方式,讓我們不小心「就範」,Harriet Braiker 雖然提到了五種對方操控你的方法,不過其實整體來說可以分成兩大類:

只要2,880元,雜誌+亞諾納25吋行李箱一次帶回家!

1.制約:

心理學當中的行為學派,最有名的一個概念應該就是制約(conditioning),你可以想一想和他相處的過程當中,他是不是曾經做過下面這些事情:

◎增強和處罰:當你順著他的意思做之後,他就會給你奬賞、稱讚你、帶你出去玩、或者是「不會暴跳如雷」。你害怕不照他所說的做,他可能會生氣、哭泣、擺爛、或者是說一些很難聽的話來刺你,甚至是情緒勒索等等(Forward、Frazier,2004;周慕姿,2017)。

◎間歇或部分增強:有時候你很努力的做、很努力的付出,他並不一定會回應你,不過,有些時候他會回應你,或者會說出我愛你、我真的很在乎你等等的話。因為你不確定他什麼時候會回,所以你變得更在乎他的回應(程威銓、龔佑霖,2016)。

2.重創的經驗:

俗話說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和他相處的過程當中,你有沒有曾經強烈被遺棄、怒斥、毆打等等的經驗,於是你在那一次的創傷過後,再也不想去觸碰那一塊傷口、不敢違背他的意思?

脫鉤第三步:制約是雙向的

那麼該怎麼辦呢?有一個心理學經典是「巴甫洛夫和他的狗」。由於每次巴甫洛夫拿食物來的時候,都會搭配按響鈴,不久之後他制約了這隻狗,每次狗聽到聲音的時候,就會流口水。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如果有一天這個狗他突然發現這個軌跡,然後想辦法讓自己不要流口水呢?巴甫洛夫會不會做出不一樣的實驗或反應,例如拿來更多的肉、或者是把它放出籠子之類的?

 改變的第三的步驟就在於,你可能需要練習覺察這些被控制的情況,然後做出「和以往不同」的反應。

根據Harriet Braiker 的說法,操控者和被操控者的關係,其實是一個「雙向制約」的過程,對方在制約你的同時,也被你所制約了。如果你堅持並且持續的做出那些和以往「不一樣」的行為,他也會被迫調整,甚至如果他真的在意這段關係的話,可能會好好檢討自己到底做了什麼,讓這段感情變成這樣。

例如,你可以在他下次情緒勒索你的時候,離開現場,或者是,當他用一些威脅利誘的方式唆使你去做某些事情的時候,利用不回應、或者是傳訊息拒絕的方式,第一次第二次他可能會增加威脅的力道(因為他覺得奇怪為什麼不管用了),但如果你持續下去,他可能就會做出其他的改變。

而在這個過程當中,其實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安全感。你可以重新看看前面自己列出來的表格,離開的時候真的會失去這些東西嗎?有多少是真實的情況,又有多少又是你自己的想像?

走出那些你所恐懼的想像,你的感情才有可能和以往有所不一樣。


延伸閱讀

Braiker, H.(2017)。看穿無形的心理操縱術:拿回你的人生主導權(Who’s Pulling Your Strings?: How to Break the Cycle of Manipulation and Regain Control of Your Life)(林又千譯)。台北:天下文化。

Forward, S.、Frazier, D.(2004)。情緒勒索(Emotional blackmail when the people in your life use fear, obligation,and guilt to manipulate you)(杜玉蓉譯)。台北市:智庫。

Hendrick, S. S.、Dicke, A.、Hendrick, C. (1998)。 The Relationship Assessment Scale。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5(1),頁 137-142。 doi: 10.1177/0265407598151009

周慕姿(2017)。情緒勒索:那些在伴侶、親子、職場間,最讓人窒息的相處。台灣:寶瓶文化 。

程威銓、龔佑霖(2016)。當愛,已讀:從儒家關係主義看已讀不回效應。「本土諮商心理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含攝文化下的諮商心理學」發表之論文, 台灣,南投。 http://blog.xuite.net/haitaibear/wretch/243388546 

賴以威(2017)。超展開數學約會:談個戀愛,關數學什麼事!?。台灣:臉譜文化。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