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蘇嘉瑞混合多工 醫師、律師、財務樣樣通

30雜誌
user

30雜誌

2017-09-20

瀏覽數 46,100+

蘇嘉瑞混合多工 醫師、律師、財務樣樣通
 

「這是我今天最後一個行程了!」一個週四晚上7點,搭捷運趕行程的律師蘇嘉瑞來到骨科醫療中心門口,慶幸自己沒遲到。才喘過一口氣,隨即入內脫下西裝,罩上醫師白長袍,開始他的另一個身分。

1966年出生的蘇嘉瑞,創下多個「台灣第一」。第一個同時擁有國、內外律師資格的醫師。從陽明醫學院畢業,十多年後再取得政治大學法學碩士與美國華盛頓大學聖路易分校(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智財法碩士。

2016年,他一腳跨入會計師事務所,成為KPMG安侯建業的「生技暨長照銀髮產業服務團隊」主持人,這又是首例。

是醫師,也是律師,蘇嘉瑞在50歲的當口走入財會領域,在令人豔羨的「三師」職銜之中,他可說已蒐集了兩個半。對一般人來說,能有其中一個已經不容易,為何他可以不斷跨越高門檻,身兼多個職能?

歸納四大原則 不斷跨越高門檻

其實,蘇嘉瑞也沒想過在醫學之外,還能有一片天。

25歲當上醫師,走上「行醫救人」的志業,一路樂在其中,直到工作十年後,弟弟猛然向他拋出一個問號:「你的生涯規劃是什麼?」當時腦筋一片空白的他反問:「什麼是生涯規劃?」學企管的弟弟向他說明,應該每隔一段時間盤點職涯目標,並培養第二專長,讓人生有更多可能。

多一把「刷子」當然好,但是,該做什麼呢?

20多年前,保險外商公司陸續來台,積極招募有醫護背景的人才,蘇嘉瑞一度想加入,但弟弟覺得不適合,因為蘇嘉瑞的個性彎不下腰來行銷。再者,醫師工作時間長,沒辦法經營客戶關係。

2003年SARS發生,醫療糾紛頻繁出現,蘇嘉瑞因此決定念法律,一擠出空檔就抱書苦讀,還認真到上補習班準備考試,果然一舉考上政大法律研究所。在學三年、還未畢業,就考取律師執照。

他分析跨業選擇,歸納出四個原則:第一,產業/市場潛力要夠大,他看到醫界醫療訴訟正在浮現;第二,該行業進入障礙夠高,律師執照並不好考;第三,時間點要對,當時他觀察,醫療糾紛將會愈來愈多。

「萬一跨業不成功,怎麼辦?那就當多學習一項專業,造福自己的人生!」蘇嘉瑞笑說,他的第四點原則就是留一個「退路」:學了也不會覺得沒用。

當律師十年來,蘇嘉瑞接了200多件醫療糾紛訴訟案,同時兼具醫師與律師身分,讓他游刃有餘。

但他不因此自滿,看到生技產業崛起,2010年他甚至暫停台灣工作,負笈美國華盛頓大學,攻讀智財法、專利法碩士。儘管因此一年沒收入,但妻子卻很支持。

「既然是理想,我不會阻攔,但你要做就要有成果、要有交代!」也是醫師的蘇太太只說了這麼一句話。每逢職涯轉折點,她總是支持丈夫。受訪時,蘇嘉瑞說了好幾次「我真的很感謝太太」。

因為這份精神支撐,蘇嘉瑞在美國一年,除了拿到專利法碩士,還取得了紐約州律師證照。不僅如此,他也沒荒廢醫師專業,課餘仍在華大附設醫院實做臨床試驗。

蘇嘉瑞混合多工 醫師、律師、財務樣樣通_img_1

【會員免費報名】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造山者》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懂取捨 才能跨領域「聚焦」

「愈是跨領域,愈要懂得取捨,這樣才能聚焦,否則將心分二用,一事無成!」蘇嘉瑞在紙上畫出三個圈,分別代表「醫學」「法律」與「財務」三領域,在三圈的交集處塗色,「這一小塊才是我要精耕的!」「其他沒交集之處,就是人脈與背景知識,總會派上用場!」

他解釋,從當律師起,就只挑與醫療、健保給付、醫藥法規相關的案件;現在到了會計師事務所,所做的案子均與長照、生技相關,脫不了醫學本業。

「如果你從一個圈跳入另一個,兩者沒有交集,那就不是跨領域,而是轉業,很難成功!」

聚焦,才有加乘效益。而最好的展現,就在於他協助推動的全亞洲第一件「醫療院所售後租回」大案。

2007年,桃園敏盛醫院大樓以台幣30億元與ING安泰人壽達成「售後租回」交易,貫徹敏盛執行長楊弘仁的「輕資產,重管理」理念。

「這是很複雜的交易案,同時有三個大合約在進行,而且又都是業界第一次!」當時擔任敏盛醫院法務長的蘇嘉瑞,必須帶領團隊同步完成「出售」「租賃」與「管理」三份契約,對內得說服董事會、股東會;對外,又要達成ING比照國際標準的法規要求。

如今回顧,他認為要不是自己具備醫師背景,了解醫院營運與法規,又受過律師訓練,具備「易位思考」的能力,他可能不易理解交易案中的各方需求,遑論順利推動。

這個售後租回的亞洲第一案,不僅讓敏盛醫院提升獲利、成功讓子公司上櫃,也成為地政學、企業經營的知名教案,帶動中小型醫療院所的「售後租回」風潮。

蘇嘉瑞因此案接觸到財務規劃,引他跨出了往企管、財會領域的第一步。

「全球企業都正在跨界、跨域發展,為服務客戶,會計師事務所愈來愈需要會計以外的專業!」KPMG安侯建業會計師事務所人資長陳蓓琪表示,KPMG不只大力延攬像蘇嘉瑞這樣的「非典型人才」,內部也創建「八大動能」的跨領域在職進修平台。

滾動式修正職涯 勇敢跨出舒適圈

儘管日常工作已非常忙碌,蘇嘉瑞崇尚「傅鐘21響」哲學,每天至少留一個小時思考,會為自己訂定五年、十年計畫,但不是訂了就一定會照著走,畢竟人生充滿變局,只能做中學,「滾動式修正」原有方案。

一般人對於「跨領域」,裹足不前的理由常是難以割捨眼前收益,視「不確定性」為風險。但他分享,「只要做好目標管理,就有勇氣取捨!」

周旋於多種角色,但蘇嘉瑞的最愛仍是「醫師」,隨時提醒自己保持「行醫濟世」的初衷,目前在兩個醫院與診所,仍保持一週四個門診時段,有時也進開刀房。

蘇嘉瑞不斷要求自己跳出「舒適圈」,獨生女受他影響,還沒大學畢業,已在兩大知名餐飲品牌打過工,並曾隻身前往俄羅斯邊境擔任聯合國志工,「我和太太難免擔心女兒回不來,但也只能放手,讓她成長!」

面對AI大潮,蘇嘉瑞鼓勵年輕人別擔心被取代,因為「機器人尚且能學習,何況人類呢?」

※ 看更多30特刊《AI時代來臨 你是指數型人才嗎?》介紹:https://goo.gl/CD5fx5

蘇嘉瑞混合多工 醫師、律師、財務樣樣通_img_2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