偌大的空間、充滿喜氣的剪紙藝術,眼前一縷縷精緻的裁切,是藝術家楊士毅的嘔心瀝血之作,他擅於用細膩的工法點綴充滿寓意的美妙,深刻品味後,你更能在作品中挖掘獨特魅力,「這個社會太焦慮了,我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夠帶給別人一點喜悅,當看到別人快樂、自己也賺到幸福,這不是最感動的事嗎?」
蓄著充滿個性的絡腮鬍,紮著一尾率性的辮子,總是帶給眾人活潑、開朗、樂觀印象的他,其實歷經過一段創作時期的黑暗低潮,你可能很難想像,他的作品曾經充滿黑暗、悲傷,對社會充滿怨懟和無奈,在那最晦暗的童年,曾經讓他對未來私毫不抱著期望。
悲苦的童年 讓他想再也別醒過來
楊士毅出生在雲林,是許多人口中標準的「鄉下孩子」,父母為了工作在台北打拚,自己只能寄人籬下、居住在親戚家。貧窮的問題讓他孩提時代過得非常不快樂,因為書讀不好,考試成績一差就又被打,「我每天睡覺都希望自己隔天不要醒,覺得自己沒意義、人生根本沒有希望。」
家中被債務追著跑,他被打被罵、隨時被別人看不起,在那個最需要關心和呵護的年紀,他絲毫沒有獲得半點溫暖。
國中那年,他開始到工地打工,許多人看他是個「沒希望的孩子」,總是在自卑、自怨自艾、怨天尤人的環境度日,變得自卑封閉。
也正是在這樣的悲困中,他的不滿擴大成憤怒,楊士毅說,「從高職開始到研究所,我跟家裡的關係是非常差的,一直到成年以後,我花了十幾年才修復了這段關係。」
他說,很多人曾經覺得自己微不足道,但家庭是每個人的核心,而社會又來自於家庭,這是非常具有影響力的,「大家應該停下來想想為什麼會怨恨、受傷,那是因為我們忘了怎麼愛,當我曾經受過這些苦,我更想要傳達給大家『愛』的重要性。」
從剪紙發現快樂 親身體會才知覺悟
「長大後才知道,原來生活是老天為每個人量身訂做的一間大教室,該學的一切,早就為我們安排好,等著我們去體驗、探索與收獲。」楊士毅說。
成年後的一個偶然,他讀到了中國當代著名剪紙藝人庫淑蘭的剪紙故事,「她的生活很艱困、環境也非常辛苦,甚至活在家暴中,但她的作品卻能帶給別人滿滿的幸福,我才發現,剪紙的作品,怎麼可以帶來這麼多的快樂?」
為此,他報名了林懷民在雲門的「流浪者計畫」,第一次一個人出國踏上台灣以外的土地,親自到陝西拜訪剪紙大娘的家鄉,種種的衝擊都令他醍醐灌頂、豁然開朗。
楊士毅說,同樣都是在困頓的環境中創作,為什麼她能帶給別人幸福?而自己的作品卻充是充滿對人世間的種種不滿?「後來我發現,那是因為她們想要在匱乏之間,找到一些感動、為孩子帶來更好的生活,她有把別人放在心裡,但我凡事卻只想到自己。」
「那些比我們過著還苦難的大娘,她們依然那麼真誠的對你微笑,可以去為人祝福,當你面對這樣單純做事的人時,基本上你是無所遁逃的。」
自信是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他體認到,每一個作品不是單純只為了追求藝術,而是要追求幸福,「重要的是不要管別人怎麼樣,而是想想自己要成為怎麼樣的人。」
因為從小被人看不起,讓他小時候開始就完全沒有自信,也領會到要讓別人認同是很困難的,然而他一直到現在才發現,「自信不是被別人看見,而是知道自己在幹什麼,對自己明白,而後堅定地走。」
為人設想的創作 才是真正的幸福
在接觸到剪紙之前,台灣藝術大學畢業的他其實做過許許多多的藝術創作,包含文字創作、平面攝影、電影短片拍攝、插畫,短片《爸爸的手指頭》一作更入圍金馬獎最佳短片的肯定,然而一直是到自陝西回國7年後,他才開始動手剪了第一張紙。
楊士毅透露,以前因為家中沒有錢,所以他的所有作品都是為了獎金而生的(註:他得過國內外100多個獎項,累積將近400萬獎金),每一次動手都是在競爭、想要創作是為了勝過他人,那樣的作品也許很厲害、或許得了大大小小的獎項,「但那些作品都是沒有心的。」
直到有一天,女友喬遷新居,請他做出一些摺紙作品歡迎客人,結果看到許多賓客見到摺紙時的驚艷模樣,還有那由衷散發的笑容,他意會到祝福所帶來的感動,「一雙手可以因為感謝造就不同的風景,而那所傳遞的快樂,我發現才是我創作該有的初衷。」
於是,他開始鑽研摺紙,每天剪、不斷花時間研究不同的技法和巧思,慢慢逐漸累積到現在的功力和經驗。
值得注意的是,在即將於11月登場的台中花卉博覽會中,楊士毅更受邀成為關鍵策展人之一,預計打造全台最長240公尺、薄度僅0.2公分的鐵雕剪紙藝術,作品以紅字為基底色彩,結合新式剪紙創作,以等高線代表大地,樹木、石虎、台灣黑熊等台灣原生動植物圖樣,結合孩子的童言話語,呈現人與自然的美好意象。
楊士毅分享,這座藝術圍界剪紙裝置藝術有三大主題,分別是「花」、「樹」及「大地」,孕育樹木、石虎、台灣黑熊等,並邀請孩子用最真摯的語言寫下「給大自然的話」。
他說,大家都都在競爭跟廝殺,卻忘了對別人好、心裡依然空虛,但如果我們看到為人設想的理念,看到別人快樂、自己賺到幸福、也能賺到錢,社會就會不一樣,「為人設想,才是最好的生活系統,利用工作把好的力量給社會。」
他常說,「社會是我們的創意總監,當社會需要什麼,我們就應該把別人要的幸福放在最前面,為人設想是最重要的。」
畢竟,為人設想也是為自己想,因為當別人獲得幸福,最終收穫的還是自己。
圖片提供:楊士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