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問題並非來自你遭遇的問題本身,而是你看待問題的方式。
蕾貝卡‧泰勒(Rebecca Taylor)才不過十三歲,就已接受過不只五十五次手術和療程,而且在她的人生當中,大約有一千個日子都是在醫院中度過。
蕾貝卡的母親克莉絲汀(Christyn) 夠輕鬆地像個外科醫生般談論女兒的病症。大多數的母親開口閉口無非是「學生餐廳的食物」「睡衣派對」「孩子花太多時間講電話」,儘管克莉絲汀也熟悉這些話題,但她同樣瞭解血液細胞和支架,而她最近還學到了一個新的詞彙,那就是出血性中風。
克莉絲汀在部落格中寫道:
過去一星期裡,無數個醫生跟我說了不下數十次,我的女兒「可能發生出血性中風」,這是我生活中最新一個一觸即發的地雷,這幾個字在我的思緒中縈繞不去,使我在情緒上完全崩潰。
然而,上星期天我們的傳道人陸可鐸牧師恰好開始了一系列有關憂慮的講道。我們回顧了耳熟能詳的腓立比書第四章六節:「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
於是我和以往無數次一樣,將我的祈求交託在主的面前,但這一次,正是這一次,我覺得自己需要獲得更多的幫助。因此,我就著腓立比書第四章八至九節的經文禱告,並得到了我所需要的答案:
「弟兄們,我還有未盡的話,凡是真實的……」我的生命中在此時此刻有什麼是真實的呢?我們全家人能夠一起享用晚餐,這是真實的恩典。
「凡是可敬的。」我和家人能在病房外享受彼此的陪伴。
「凡是公義的。」我能參與兩個兒子的日常生活。
「凡是清潔的。」我的三個孩子一起嬉笑玩耍。
「凡是可愛的。」看見蕾貝卡晚上有安詳的睡眠。
「凡是有美名的。」有令人尊敬的醫療團隊孜孜不倦地照顧蕾貝卡。
「若有什麼德行。」那就是見證奇蹟發生。
「若有什麼稱讚。」當然是敬拜配得讚美的主。
「這些事你們都要思念。」
我的確這麼做了。而當我默想這一切時,我讓「出血性中風」無法再奪去我生命中所有的喜樂,這幾個字也無法再讓我感到憂慮。當我仰望當下生命裡豐盛的恩典時,超乎我理解的「上帝的同在」,確實在基督耶穌裡保守了我的心思意念。多麼真實且出人意料的奇蹟。主啊,我感謝你。
你注意到克莉絲汀做了什麼嗎?「出血性中風」這幾個字像是揮之不去的烏雲籠罩她的生命,但她讓這些字句無法再奪去她生命中的喜樂。
這是因為她控管了自己的思緒。你可能聽過這個方法,但為免你還沒聽過,我很雀躍地在此向你宣告這個好消息:你可以決定自己思緒的內容。
你無法選擇出生地或出生日期。你無法選擇讓誰成為你的父母或兄弟姊妹。你無法決定天氣,或是海水中鹽的分量。生命中有許多事情你都無法選擇,但占據你生命最大一部分的活動卻能由你主宰:你可以決定自己思緒的內容。
若將你的心思比喻成一個機場,你可以成為這個機場的塔台控制人員。你坐鎮在塔台中,決定思緒的動向。你的思緒像是飛機盤旋在空中,來來去去, 唯有經過你的允許才能夠降落。如果思緒的飛機離開了,也是因為你要它離開。你可以選擇自己的思考模式。
正因如此,所以智者說:「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或譯:你要切切保守你心),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箴言4:23)你想要明天活得快樂嗎?那你必須在今天就栽下快樂的種子(數算恩典、背誦經文、禱告、高唱讚美、花點時間和積極的人們相處)。你想要確保明天活得悲慘嗎?那麼今天就讓自己深陷在自怨自艾或罪惡感與憂慮的泥沼中吧(為一切做最壞的打算、責備自己、反覆數算你的悔恨、與愛抱怨的人一起抱怨)。思緒具有影響力。本文節錄自:《別讓憂慮困住你: 逃出恐懼、不安、焦慮的解憂十一講》一書,陸可鐸著,大田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