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龍應台今在臉書指出,現在的掌權者,對所有的過去都用「減法」處理——凡是不屬於政黨權力鞏固策略的,全部排除;同時又不斷地高喊「團結」。
龍應台說,823是一個重要的日子,一個台灣人應該感傷、感恩的日子,為那些死去的、被剝奪的,被傷害的人感傷,對那些以汗、以血、以生命換來我們後來50年平安的人感恩。低頭,感恩。
她說,潮州寫作室在24小時的暴雨中進水了,30條毛巾也不夠讓地板乾燥,她在這樣風雨交加中度過了823的一整夜。
她說,10年前從金門跨海到廈門,在一個養老院裡見到這個金門姑娘,她96歲。1949年有一天,30幾歲的她,和往常一樣,快手快腳安頓好兩個孩子後,一根扁擔挑著兩籠自己種的蔬菜,跳進一艘舢舨,就往對面廈門去了。她到廈門的菜市場賣菜。從此就回不了家。海峽的水,瀰漫了菜園,淹沒了她的夢。孤身60年後,命運把她送進了一個牆上長著壁癌的老人院。
龍應台感嘆,她伸手不及的故鄉,金門——夕陽照著美麗的海灘,海灘插著軌條砦,少年不能到海裡游泳。草地上、沙灘裡埋著地雷,孩子們不能在樹林裡奔跑。年輕媽媽一去不回,子女無母,丈夫無妻,父母無女;她自己,飄泊一生,沒有人對她說過一聲「對不起」。沒有人對她溫柔過。
龍應台指出,823是一個重要的日子,但現在的掌權者,對所有的過去都用「減法」處理——凡是不屬於政黨權力鞏固策略的,全部排除;同時又不斷地高喊「團結」。
她納悶的是,「減法」是拿剪刀做的,用來切除。「團結」卻是「加法」,只能拿柔軟的橄欖枝、溫柔的歷史同理心,才能做到。
龍應台問,大水淹了道路,菜田泡在水裡,大武山裡會不會已有土石流?部落的長老是否安全?
她說,這麼脆弱的大地,這麼善良的人民,這麼需要力量、需要撫慰的社會,這麼需要擁抱在一起、以心來團結對外的時局,卻有著一個拿著剪刀的政府。
本文轉載自2018.8.24「聯合新聞網」,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