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海鮮和蔬果線上直接向漁夫、農友買

生產者直販app:口袋市集(Pocket Marche)

遠見編輯部
user

遠見編輯部

2018-08-27

瀏覽數 11,500+

海鮮和蔬果線上直接向漁夫、農友買
 

本文出自前進荷蘭 小國也有大農業

數位時代下的電商熱潮,正推延至農、漁產品。《遠見》雜誌獨家採訪全日本第一個可以跟漁夫直購的口袋市集(Pocket Marche)──透過app,手機按一按,就能直接跟漁夫們購買現釣、現採的生鮮海產。

根據日本經濟產業省於今年四月發表的「電子商務市場調查」,2017年日本國內B2C電子商務市場規模達16兆5,054億日圓,比前年成長了9.1%,雖然成長趨緩,但前景仍十分看好,野村總合研究所預估,2023年B2C電子商務市場規模將達25兆日圓。

生鮮農產品尤其值得關注。日本Amazon於2017年4月推出了「amazon fresh」服務,正式開賣生鮮蔬果,最短四小時就能送到家。同年10月,主打有機無農藥的農產品宅配電商Oisix和守護大地之會(大地を守る会)整併成「Oisix」,並於今年買下了有機蔬果宅配商Radish Boya,一躍成為日本最大的有機農產宅配集團。

在板塊大震盪中,2016年9月正式上線、標榜直接向生產者購買的農產直購app「Pocket Marche(口袋市集)」則是異軍突起的新秀,在日本國內受到不少注目。

解決一級產業問題串聯生產者與消費端

口袋市集是兼有SNS機能的農產品直購電子商務平台,上架者皆為農友或漁夫,使用者購買商品後會自動追蹤該名生產者,新品上架、近況更新時會自動通知,還能夠互相PO文、按讚。目前登錄口袋市集的使用者超過一萬人,出品生產者達700多人,上架件數有一千多件,從蔬菜、水果、鮮魚、雞蛋、肉類、乳製品、茶葉、蜂蜜、加工品等應有盡有。

口袋市集是由原《東北食通信》團隊操刀,代表取締役高橋博之目前仍兼任《東北食通信》的主編,接受採訪的取締役COO本間勇輝表示,「創立口袋市集的目的,跟食通信一樣,都是為了解決一級產業的課題」。

本間勇輝指出,現在一級產業面臨低收入、後繼者不足、高齡化等各種問題,都根源於「生產與消費的乖離」,過去農產品在地流通、在地食用,但現在都市、鄉村各司其職,生產者和消費者互不認識,生產者不知道他種的東西被誰吃下肚,而消費者買東西只看價錢。

本間勇輝說起,「在做食通信的時候,我們發現只要把橋搭好,生產者和消費者認識了彼此,就會自動產生許多火花、出現意想不到的交流。」然而他們也發現每一期的食通信只能介紹一位生產者,深度雖然夠了,卻顯得廣度不足,「如果有一個生產者專屬的平台,讓消費者能夠隨時隨地線上採買、雙方直接交流,流通就能更加便利直接,對產消都有極大的幫助。」剛好當時日本最大二手交易app「mercari」傳出要掛牌上市,智慧型手機的購物市場日漸成熟,便趁勢推出口袋市集。

為小農量身打造的上架出貨系統

許多小農常會透過臉書或line直接販賣,但登記住址、種類數量、確認款項、寫訂單等繁瑣工作常讓人吃不消。

口袋市集為了減輕小農的負擔,一開始就和宅急便合作,消費者按下購買鍵之後,系統就會自動把收件人資料傳到宅急便業者手上,第二天直接送貨到生產者手上,小農只要專心採收、出貨即可。運費也大幅優惠,關東地區只有平常運費的五到七成,大大提升消費者的購買意願。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商品上架系統設計也十分人性化。由於產量、人手有限,小農往往難以消化過多的訂單,但是口袋市集可以自己設定一天出貨量的上限,也能自由選擇是否接受指定送貨日期,沒有供貨不足、出貨不及的壓力,讓出貨調度更加靈活。再者,口袋市集不需上架費,每筆交易扣除15%的手續費,每個月自動匯入指定的戶頭,省去確認款項的麻煩。

在神奈川縣二宮町養雞、5月甫在口袋市集上架的農友末永郁認為,口袋市集大幅減輕了生產者直販時的繁瑣工作,「上架程序很簡單、只要有訂單進來了就會自動mail通知,隔天打開郵筒,就會看到印好客戶收件地址的訂購單,生產者只要包裝出貨就好了。」末永郁並稱讚口袋市集經營團隊的對應十分迅速且親切,「不管提出什麼問題都會立即回覆,而且非常樂意聽取生產者的意見,針對系統進行改良。」

日本首家漁夫海產直販 具商品獨特性

「現在小農直販其實並不少,但全日本,應該只有在口袋市集找得到『漁夫直販』,」本間勇輝自信地說,多虧《東北食通信》過去累積不少生產者的信任,讓過往與直販無緣的海產得以在口袋市集上架,點開app,就可以輕易找到牡蠣、海膽、魚乾等,那些僅在當地流通的少見海鮮。

口袋市集也以商品獨特性見長,不僅有市面少見的蔬菜、食用花、野生鹿肉、烏骨雞蛋、新鮮香草等,還有農友們販售體驗組,讓民眾可以在家自己手作納豆、米糠漬或鹽麴,甚至還有整根曬好的玉米可以自製爆米花。不少使用者都表示,「逛口袋市集好像在挖寶,常常能夠發現許多驚喜。」

消費者的直接回饋則成了生產者努力的動力。特別是海產類過去大都交給漁協或盤商,許多漁夫們在口袋市集上架後第一次直接收到客人的感想,都喜出望外。

生產者與消費端 建立即時互動的感動

生產者的即時投稿,也讓遠在都市的消費者感受到第一線的情況,本間勇輝舉例,有漁夫投稿『今天風浪太大無法出海,不好意思請再等一天』,讓收到回信的使用者感受到『這真的是為了我出海抓回來』的VIP待遇感受,覺得特別感動。

口袋市集的生產者們還會購買彼此的產品,互相交流,既是生產者,也是消費者,增強了社群連結,也循環了社群經濟。目前平均每人單次購物金額約2,000日圓、平均每個月消費兩次,如何增加回頭客,提升購買次數,是口袋市集接下來努力的目標。

看好農產直購app的未來市場,2017年9月,口袋市集接受了日本最大C to C行動拍賣交易平台mercari等公司總額達1億8000萬日元的第三方定向增發。談到未來,本間勇輝表示除了持續改善系統,讓使用者更容易上手,也不排除改版成「擁有電子商務機能」的SNS,「現在只有投稿的消費者和生產者能夠互相留言,未來也想擴大社群,讓消費者之間彼此也能夠互動,或是增加標籤功能、線上聊天室等等。」

在社群經濟當道的今天,口袋市集要如何創造新的連結、打造新的商機與價值,值得關注。

(文/簡嘉穎)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