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隨機碰見一個人,有可能你們只能靠幾聲嘟噥和比手畫腳來溝通,但你是否想像過,這些嘟噥與比手畫腳,如何形成語言這套系統呢?如果我們是經過許多階段才發展成現代語言,那最早的語詞是什麼?《新科學人》雜誌主編格雷恩.羅騰在《萬物視覺化》書中,以圖像結合文字,解釋了語言誕生的故事:
根據最新統計,全世界有將近七千種語言;其中最多人說的標準漢語,使用者只占世界人口的14%,而最少人說的語言,使用者人數用一隻手就能數完。
語言雖然多樣,但之間還是有共通性。所有的文化都有語言,而語言學家也認為,這些語言在根本上是相同的。人腦生來就準備好要學習語言,內建的指令讓我們能夠學會一生下來就接觸到的任何母語。
這種獨特本能的起源顯然是一件大事,卻非常難以確認。詞語不會變成化石,而最古老的書寫語言也只有六千年的歷史,但這並不代表我們對語言的起源一無所知。
說出心裡的話
語言學家把語言定義為:讓思維能夠用訊號自由陳述,而訊號也能夠轉換回思維的任何一種系統。這樣就把人類語言和其他的動物溝通系統區分開來。雖然很多動物有一些語言元素,但只有我們擁有整套元素:運用訊號及學習新訊號的能力;把訊號表達成語詞的能力;根據語法和文法把語詞連成句子來傳達世間萬物的能力。
大多數專家都同意,人類並非突然獲得這整套能力,而是經過多個階段才走到現代語言的。人類史前史的大部分時間裡,我們的祖先只擁有語言的部分環節,而非全部,這樣的系統稱為「祖語」(protolanguage)。
有個明顯的可能是,祖語是由語詞組成的。這個「詞彙祖語」模型是在暗示,早期人類使用了語詞,但並未把語詞排成句子。這和兒童的語言發展相似:首先發出單詞,接著進入雙詞期,然後開始組出複雜一點的句子。
如果是這樣,最早的語詞是從哪裡來的?語詞要有共同的意義才會有用,說著不同語言的兩個人很快就會發現這點。
另外一個假說的重點放在發聲學習的起源—發聲學習是製造出連串複雜聲音的能力。很多動物都能發出複雜的聲音,包括鯨魚和鳴禽,但牠們的口器發聲不是在傳遞詳細的訊息,而是專為吸引異性或宣示地盤的展現。基於這點,語言學家就提出,祖語和鯨魚或鳥類的鳴唱類似,是為了性擇或領域性而演化出來的,後來的語調和音節才承擔起意義。這種說法的優點是它也解釋了音樂的起源,音樂是我們人類的另一個普遍特徵。
第三種可能是,語言一開始只是比手畫腳。支持這種說法的證據來自猿類,猿類利用手勢來傳遞訊息,還能學會相當高程度的人類手語。不過,手勢的理論模型在解釋為什麼我們會轉換到說話時,就遇上難題了。原因可能是需要在黑暗中溝通,或是因為雙手忙著使用工具。
那麼是何時發生的呢?雖然還不確定,但可以做些有根據的猜測。我們相當確定,跟我們親緣關係最近的尼安德塔人已有發展得很成熟的語言,他們有和我們一樣的神經連結到舌頭、橫隔膜及胸部,能夠控制呼吸,清楚發出複雜的聲音。他們也跟我們一樣有一種叫做FOXP2的基因,這對於形成說話能力所需的複雜動作記憶極為重要。假設這種基因變異只出現一次,那麼說話能力發展出來的時間,一定比智人與尼安德塔人在大約50萬年前分家的時間還要早。
至少更早以前的祖先,化石紀錄就沒那麼具說服力。看來我們的支系可能在60萬年前海德堡人出現在歐洲時,就能言善道了。遺骸化石顯示,海德堡人喪失一個連接到喉頭,像氣球般的器官,這個器官能讓其他靈長類動物發出低沉的噪音,嚇退敵人。這可能就移除了出聲說話的主要障礙。
像真正的人類那樣說話
語言可能起源得更早。你得回到160萬年前,才找得到沒有類似人類神經連結的祖先,這表示甚至連很早期的人類也能夠說話。然而,這些祖語假說把事情弄得更複雜。如果語言是從手勢開始的,人類可能更早之前就在使用手語了,相反的,倘若語言是像音樂那樣開始的,那麼「說話」可能就是為了發出類似鯨魚之歌一般的聲音,當中幾乎不帶有具體的訊息。
即使如此,海德堡人和尼安德塔人會製做複雜的工具捕獵猛獸——如果沒有某種語言,很難協力完成這些活動。
這大概也能套用在直立人身上;直立人的腦容量與我們差不多,擁有相當的智能和文化。直立人製做的石器遠比前人做出的任何器物更加精細,但憑良心說,他們所做的工具達到某種停滯期—那些萬用手斧一百萬年來一直沒變,這說明直立人沒有完整的語言來促使文化和技術產生變化。由此可知,直立人可能已經具備部分,但不是全部的現代人語言能力—換句話說,就是有了祖語。
跟動物說話
許多動物有非常像、但又不完全類似語言的溝通系統,譬如黑面長尾猴,針對不同的掠食者會發出不同的警告聲,包括「老鷹」(接著就會看到猴群拔腿躲避)和「花豹」(這會讓猴群逃到距離最近的樹上)。不過,黑面長尾猴不會新創警告聲,所以牠們的系統不能視為語言。
同樣的,很多物種會發出複雜的長串聲音,但這也和擁有語言有所不同。會說話的鸚鵡不明白自己在說什麼,也聽不懂我們的回應。雖然鳥類或鯨魚的口器發聲複雜的程度比得上人類說的話,可是通常只傳達一個非常簡單的訊息:「我在這裡,我歌唱得很棒,我在尋找伴侶。」
圖片來源:大寫出版
(原文刊載於2018年1月12日《書傳媒》;本文獲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