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洪偉禎重寫人生劇本 用創意發明改變世界

醫師跨界1〉亞拓人性化導尿管 解決病患痛點

蔡立勳
user

蔡立勳

2018-08-01

瀏覽數 19,100+

洪偉禎重寫人生劇本 用創意發明改變世界
 

本文出自 2018 / 8月號雜誌 我該不該去大陸?

當你擁有穩定,且收入不算太差的工作時,為了夢想,能否放棄現有的一切?

這個問題,如果詢問亞拓醫療創辦人洪偉禎,他會給你肯定的答案。

今年45歲的他,曾是台大醫院腦神經外科主治醫師。「大部分台大醫師的生涯規劃都是一致的,」他解釋,從醫學院畢業,擔任醫師,繼續念研究所,取得碩博士,晉升醫學院教職位階,「我的規劃也是這樣。」

但37歲那年,這個已安排好的路,出現了變化。

背景迥異成員一同腦力激盪

當時,時任台大光電生物醫學研究中心教授的曾文毅(現為台大醫療器材與醫學影像研究所教授),是「台灣—史丹福醫療器材產品設計人才培訓計畫(STB計畫)」在台大的負責人,他徵詢洪偉禎對該計畫是否有興趣。

師長輩的台大醫院神經外科主任蔡瑞章也鼓勵洪偉禎出國進修,「原始想法是這樣。」

接受了師長們建議,2010年,洪偉禎飛到矽谷,展開一年期的STB計畫。但一年後,他沒有回國,辦好停職停薪的他,第二年加入史丹福醫學院腦神經外科榮譽教授阿德勒(John Alder)門下,進一步鑽研臨床技術。

這一年,洪偉禎也參與史丹福大學工程學院附屬的設計學院(d.school),與商學院合開的「設計創新服務」課程,與四名來自商學院、醫學院,及機械工程領域的學生,組成CompactCath(意指小巧的導管)團隊,鎖定尿失禁患者,希望解決患者生活中的痛點。

首先,他們觀察患者如廁情形,發現每人每天得攜帶六至七根長達30公分的導尿管出門,每次排尿時,得從尿道插入導尿管到膀胱。

藉由訪談,他們發現,患者對導尿管造成的痛楚,早習以為常,他人的異樣眼光,反而才是問題。例如有名患者家長指出,女兒在校的八小時,都不敢上廁所,只因擔憂同學認為她跟其他人不一樣。

課程最後,團隊向教授、創投進行簡報時,受到鼓舞。他們不只獲史丹福兒童醫院提供資金,也從上百組團隊脫穎而出,成為2012年代表史丹福大學參加「亞斯本點子節」(Aspen Idea Festival)的三組團隊之一,與麻省理工學院(MIT)推出的團隊一同在這場盛會,向創投、企業介紹概念。

【會員限定活動】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時代的選擇!立即報名>>

光有概念還不夠。「如果我們不繼續(開發產品),它就只是個好方法、好故事,」成員之一,來自以色列的布蕾克勒(Naama Stauber Breckler)過去受訪時說。

幾經掙扎,只剩洪偉禎以及布蕾克勒成立亞拓醫療。布蕾克勒捨棄臉書(Facebook)、Google的工作機會,「她認為在大廠可能只是個小零件,但在新創公司可以貢獻更多。」

骨子裡喜歡做有趣的東西

為什麼義無反顧,決定創業?「那時候覺得創業比較難,是我不會,而且有挑戰性的事,」洪偉禎直言,就連當初選擇神經外科,也是這個原因。

儘管父母不反對他創業,但同為醫師的太太,則希望他繼續行醫,「她覺得醫師相對穩定,但是她知道,我骨子裡喜歡做一些有趣的東西。」

其實,洪偉禎走上創業之途,早已可見端倪。「他是第一個停職停薪(參加STB計畫)的人,」STB計畫發起人之一、益安生醫董事長張有德觀察,這與其他人留職停薪的方式相當不同。

亞拓開發的新式導尿管,不僅附上衛生套管,防止尿道感染,也能捲起放入小方盒,方便患者攜帶,更重要的是,照顧了病患的隱私,使用後,只要將導尿管捲回方盒,即可丟棄,減少傳統導尿管因重複使用,造成患者尿道刮傷、感染,目前以美國為主要市場。四年前,更被CNN Money譽為「嘗試改變世界的三大發明之一」。

他的產品,已經開始改變不少患者的人生,例如一個12歲小男孩。去年底,這名住在美國加州的男孩,想登上喜馬拉雅山,一圓心願,但他出生時膀胱外露,即使進行手術,仍得靠導尿管排尿,造成生活不便。

上網搜尋後,他找到亞拓的產品,寄信索取試用品,洪偉禎無償提供男孩登山全程的導尿管。最後,男孩順利登上喜馬拉雅山,在標高5000公尺處留影。這則新聞在加州當地病友圈傳開,被盛讚是「人性化的設計」。

一如創業的初衷,「做了好幾年的東西,對他有用,這很有意義,」洪偉禎想起這件事,語氣仍有些激動。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