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臺北打造「循環城市」 新概念帶來新產業

臺北市產業局長林崇傑專訪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user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2018-07-10

瀏覽數 24,950+

臺北市民生社區活動中心公有屋頂示範菜園,為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推廣田園綠化與可食地景的概念,同時活化閒置空間,降低城市熱島效應
臺北市民生社區活動中心公有屋頂示範菜園,為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推廣田園綠化與可食地景的概念,同時活化閒置空間,降低城市熱島效應

手上拿著一杯咖啡、買一份三明治,是都市生活的常態,但其實每一樣東西可以在原料、成品、垃圾之間進行「循環」利用。「循環經濟」的概念早在1960年代就由美國經濟學家波爾丁(Kenneth Boulding)提出,但直到2010年單人遊艇環遊世界的女性全球紀錄保持人艾倫.麥克阿瑟(Ellen MacArthur)創立了同名基金會,並推崇「從搖籃到搖籃」(cradle to cradle)的資源永續理念,成為國際焦點,期望能減緩資源耗竭以及大量廢棄物對環境的負荷。

歐洲的美好不是在於古蹟氣質,更在於城市對待循環的態度。荷蘭的阿姆斯特丹是落實循環城市意識指標性城市,中央與地方政府、企業與民間積極發展循環經濟,建立商業模式示範,透過系統性思維「重新設計」,讓各種資源循環實現,應用在整座城市。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推出的「循環城市」,就是希望讓「循環」這種概念,成為臺北市未來的產業與城市可永續發展的願景。

林崇傑:臺北首推臺灣第一個循環城市計畫

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長林崇傑表示:「阿姆斯特丹是臺北的典範,臺北要像各國邁向循環城市,但是一次規劃到位不容易,目前產業局將各局處的循環經濟施政引導納入循環經濟思維,將推出臺灣第一個『循環城市』計畫,共有八大政策方針,其中像水資源需跨局處處理;工務局推動海綿城市與積極設置地下儲水庫;環保局規劃生質能廠廚餘發電,社會局及市場處將市場沒賣完的菜,透過盛食平臺,送給社福機構。從水、能源、食物、垃圾等主要面向開始做起。」

北市在循環城市優先推行的措施,像是打造海綿城市,讓水資源循環再生利用;擴大太陽光電設置,以市有房地招標以及私有房舍補助設置太陽光電;發展智慧電網,導入結合太陽光電、儲能設備及能源管理系統;積極打造智慧公宅,設置智慧水表、電表及瓦斯表,建立都市節能整合應用;推廣共享運輸如YouBike等綠能運具共享轉乘、推動電動車共享等,從水資源、能源、環保、交通各層面都有,讓北市未來在循環經濟成為世界首屈一指的都市。
臺北打造「循環城市」 新概念帶來新產業_img_1(圖說:產業發展局局長林崇傑表示,透過循環城市規劃,盼能讓臺北市朝世界級的循環經濟城市邁進)

包租代管制度 住宅資源利用

對於臺北最關心「住」的問題,林崇傑說:「市府提出住宅包租代管,有效利用閒置空屋。北市目前有3萬6千餘戶的住宅長期閒置,市政進行『社會住宅包(代)租代管試辦計畫』,透過專業租屋公司協助房東、房客媒合、提供修繕及租金補助、租賃糾紛協調等,106年11月至今已媒合309案。這種住宅資源循環、高效利用,就可以照顧更多的民眾。」

今年初臺北市長柯文哲率領市府團隊,前往荷蘭阿姆斯特丹市參訪循環經濟的推動,其中重要作法之一就是在新建住宅導入循環經濟。林崇傑認為:「參訪完荷蘭的推動方案後,市府回台也積極推動循環公宅,未來南港機廠公共住宅基地將成為循環經濟示範案例,透過循環經濟的概念導入,診斷並分析公共住宅所蘊藏資源,建立未來公共住宅之規劃、設計、興建、使用維護、改建及重建機制,打造北市公共住宅循環經濟系統,將可以促進公共住宅資源永續利用。」

臺北打造「循環城市」 新概念帶來新產業_img_2(圖說:臺北市推動盛食交流平台,讓食物能更有效率運用並減少浪費;圖片來源:臺北市政府)

循環城市X首都願景 國際論壇登場

為了加速推動循環經濟,產業局特別在7月26日舉辦「2018邁向循環城市X首都願景」國際論壇,探討循環經濟帶來城市治理思維的改變及未來發展路徑,加速臺北市邁向循環城市的發展佈局。
「2018邁向循環城市X首都願景」國際論壇,邀請到來自荷蘭Delta開發集團、法國電力集團、英國ARUP公司等循環城市代表重量級講師,和臺北市民分享循環城市的理念;並就環境、產業以及都市建築等面向,邀請國際企業如資源循環處理德商瑞曼迪斯、產業共生循環化工大廠德商巴斯夫、應用創新商業模式先驅的飛利浦照明公司、國內電子廢棄物創新回收的華碩電腦、傳產轉型春池玻璃、綠色永續營造先行者的瑞助營造及國內循環經濟推動先驅的循環臺灣基金會等,共同思考分享循環經濟的解決方案,尋求城市、產業合作契機。

臺北打造「循環城市」 新概念帶來新產業_img_3(圖說:臺北市政府將於07/26舉辦循環經濟國際論壇,廣邀國內外專家學者共同交流,盼能激盪出循環城市新火花) 

對於國際專家來臺北交流,林崇傑開心地說:「這是臺灣在循環城市與國際接軌,並且能夠教育推廣市民循環經濟的理念,其實臺北已和法國、荷蘭進行多次交流,光是荷蘭團今年就來了2次,到臺北市投資服務辦公室(Invest Taipei Office,ITO)更是20餘次。透過這個平臺,能夠讓市民知道市府做了哪些事,並且將做對的做的更好,不足的加以補強,滾動修正讓臺北更好。」

「Circular Taipei」不是一種口號,更要由循環經濟思維導入施政,以四大願景「促進城市資源循環再生」、「營造共享利用生活型態」、「創造產業創新轉型契機」、「深化循環經濟教育推廣」,實現臺北的夢想,而這個夢想,未來會是驅動城市與產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2018邁向循環城市X首都願景」國際論壇 座位有限 盡速報名
https://www.gvm.com.tw/event/201807_circulartaipei/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