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長壽‧男人‧病--攝護腺肥大

馬萱人
user

馬萱人

1996-09-15

瀏覽數 20,200+

長壽‧男人‧病--攝護腺肥大
 

本文出自 1996 / 10月號雜誌 第124期遠見雜誌

有一類和女人絕對絕緣的宿疾,對患者最嚴重的懲罰是:讓他在比利時「尿尿小童」面前久站。

這項讓再雄糾糾、氣昂昂的大丈夫,也無法如意如廁的男人病,「攝護腺肥大症」是也。

這種令再坦白的男人,也最常對人說「不告訴你」的疾病,根據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全球約有七五%的五十歲以上男子罹患。不爭的事實,讓台大醫院在今年六月專門成立「前列腺中心」,解決沈默男性大眾的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台灣醫界重鎮台大醫院多年來耗費人力物力,所陸續成立的一系列醫學專科中心,正顯示國人生病的趨勢以及對健康的需求早期的腫瘤、肝炎和血友病等中心,專醫不得不治的重症;中期的愛滋病及不孕症等中心,則依特定對象的需求進行治療;最新誕生的前列腺中心,更只針對單一性別服務,以提升生活品質為重點訴求。

欲剖析專屬男人的攝護腺,不妨由訓詁學談起。攝護腺(prostate),又名「前列腺」;前者乃是台灣用語,後者本為大陸稱呼。一位女性泌尿科實習護士覺得,無論是「攝護」或「前列」,皆是相當陽剛而積極的字眼。這正說明了正常時如栗子般大小的它,在中國男人心中重要的地位。

不只是心理地位重要,在生理結構上,攝護腺也據有明顯的位置。雖然,泌尿醫學界對它的全功能,也僅略知一二,但文獻最肯定的是:攝護腺的基本作用,只在傳宗接代時才會作用 它能分泌占精液總重量約二0至三0%的乳白色攝護腺液,以供精子存在其中;有些類似水庫蓄水的功能。

讓中年男人無法放輕鬆的是,攝護腺會略隨著年齡而增長,並且可不是愈大愈好。外表看來不甚起眼的攝護腺,在男人體內生存的地點卻相當關鍵--它位於膀胱正下方,恰巧繞尿道一圈。凡五十歲以上的男人注定要肥大的攝護腺,此刻的作用就有點像調節水量的水庫閘;這和尿道是否暢通,息息相關。

台北市書田泌尿科診所所長陳明村說明,向外層擴張的攝護腺,還不致過於影響尿道功能;向內層肥大的攝護腺,才會壓迫尿道空間。阻礙尿路暢通的肥大攝護腺,就像舉不起來的生鏽水庫閘,讓「水庫」(膀胱)內的「水」(尿液)洩不了洪。陳明村以一句順口溜總結攝護腺肥大的症狀;「掏出來,解不出;放進去又一褲子溼。」(詳見一五四頁附表。)

活愈久,病愈多

為何凡事總比女人多遭老天爺眷顧的男人,這回卻也得被天上的「祂」強制提高罹患此疾的機率?男性醫師占絕大多數的泌尿醫學界,至今也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

台大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張宏江研判,攝護腺之所以肥大,可能是因為男性荷爾蒙刺激;也可能是因為脂肪過度吸收。古早以前,中國男人較之歐美男士罹患攝護腺疾病的機率,可謂低之又低。近年由於東方人生活習慣逐漸西化,飲食中的脂肪成分亦隨之增加,張宏江表示:「國人罹患攝護腺疾病的比例,大有急起直追西方人之勢。」

也有醫師非正式地推論:社會經濟地位愈高,攝護腺就愈肥大。這位醫生舉例,一位已故的吳姓財團創辦人,生前曾切除攝護腺;拿下一秤竟是一五0公克,約是一般病人的三倍。而正常攝護腺的大小,平均也才不過二0公克。原因可能是這類男人吃得太好而脂肪過多;也有可能是他們相當長壽。

的確,活得愈久,老人病也愈多;攝護腺疾病,就屬於高齡化社會的併發症之一。據統計,台灣已於一九九四年正式成為「老年化國家」,有七%的人老於六十五歲。台大醫院在泌尿科之外特設立「前列腺中心」,正是看準了現在及未來的台灣男人,絕對有此醫療需求,「市場」潛力極大。

果然,該中心僅開張三個多月,門診反應相當熱烈。同時任職於前列腺中心的張宏江說明,從前的男人較難活過該擔心攝護腺疾病的年紀;要不就得先應付其他更威脅生命的各類疾病,當然也就無暇注意攝護腺肥大與否。不過,張宏江近日觀察,許多退了休的男性,閒來無事就到處看病。「這也許顯示他們追求健康生活品質的意識逐漸提升;只要有一丁點小毛病,都會想盡辦法去治它。」張宏江分析前來中心的患者。

生來等著被切?

比方說,肥大的攝護腺,教男人不敢出門。書田診所陳明村舉例,不少患有此疾的病人向他抱怨,當他們跟團觀光遇上「休息五分鐘」時,導遊先生實在是太不善體人意;「這檔子事,是愈急愈做不來的。」許多中老年男人,就因此放棄不少和外界接觸的機會。

最令男人有疾不輕「談」的是,多數人隱隱約約覺得,攝護腺肥大似乎有損男性氣慨。若以性別認同的角度觀之,一位關心婦女健康、戲稱自己是「女性主義基本教義派」的社會工作者,也半開玩笑地說:「你看!和「第二性」一樣,男人也有躲不掉、說不出,得任由大夫「宰割」的專利毛病!」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這位女性所認為相對於攝護腺疾病的婦女病,是台灣前一陣子引發熱烈討論的子宮切除手術氾濫問題。她對一位美國醫師的言論相當不平:「沒有好到足以保留的子宮,也沒有壞到足以切除的攝護腺。」她深覺,這位男性醫師的語氣,明顯透出生理器官也有男尊女卑的意味。

不過,也在台大專研不孕症的張宏江解釋,了解男性生殖系統之後便知,相對於子宮之於女人性徵的重要性,男體中具有同等分量的器官,應該是睪丸;輪不到攝護腺。陳明村更進一步形容:「攝護腺可有可無,生下來就等著被切除。」

最重要的是,「沒有攝護腺液的人,絕不會影響性功能。」泌尿科專家再三保證。研究顯示,男人若真需要動手術治療攝護腺疾病,手術後唯一異於往常之處,就是行性行為時精液會往膀胱逆流;如廁時才隨尿液排出體外。而數據證明,九成以上的男人,切除攝護腺手術前後的性能力一模一樣。

況且,「僅有四分之一的患者需要動刀。」書田診所統計。陳明村強調,除非患者有萬全的心理準備,否則他絕不強迫病人切除攝護腺。另一位泌尿科醫生則舉了個例子,證明台灣治療此疾的進步程度--第一位蔣總統需要動攝護腺手術時,遠自國外聘請大夫,但結果不甚成功;第二位蔣總統得進行同樣手術時,乃由國內名醫操刀,結果則令人滿意。

這些正面消息,對那些不打算再生兒育女、卻又難以抉擇是否保留攝護腺的男人而言,可其是顆定心丸。上帝似乎也早已算準;雖然,凡活過半世紀以上的「亞當」,其攝護腺皆會或多或少地肥大;但是,在這個年紀之內的男性若有延續香火的任務,也都幾乎完成了使命。

話雖如此,仍有千百種男人想出其他的千百種理由,以避免過早直接面對已脹為橘子般大小的攝護腺。怕疼、怕難看、怕掛尿袋,甚至認定醫生可能想藉手術賺得全民健保給付,都是此類病人拒絕治療時曾用的藉口。

台大醫院張宏江以為,這類男人病患者害怕就醫的心態,可以理解;有些病人選擇先以台灣的偏方對付攝護腺肥大症,也無可厚非。「畢竟,這類疾病在心理上能獲得些許安慰,也是很重要的事。」

不過,他也提醒潛在患者;民俗療法應適可而止,否則長期排尿不完全,膀胱會負荷不了,可不是開玩笑的。醫學文獻指出,膀胱發炎、結石,以及因腎功能衰竭引起的尿毒現象,都是將攝護腺肥大症置之不理可能的隱憂。這時候對中年男人的懲罰,可就比讓他在尿尿小童面前罰站,還要嚴重百倍了。

男人,你難以啟齒嗎?

面臨肥大攝護腺的挑戰,「士」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可以肯定的是,士大夫無法如廁,可不能忍。症狀尚輕微時,白天仍應補充水分,但不可一次灌進過多水或酒。夜裡則少喝些液體,免得睡不安穩。而對付此疾的最高指導原則是:決不逞強憋尿。

如果症狀趨於嚴重,向泌尿科醫師開口,是最好的解法。國際公認的「攝護腺肥大病人症狀表現卡」(如附表),可以先幫助難以啟齒的潛在患者自我檢驗。台大醫院前列腺中心的標準是;低於十三分者,請向泌尿科門診報到。

至於治療攝護腺肥大症的方法,專科醫師會依個人狀況判斷。有些患者以藥物治療即可,並不需要上手術檯--附非他有下列症狀:

.作常嚴重的尿道阻塞。

.泌尿系統有反覆的細菌感染。

.無法區別是良性或惡性腫瘤。

.出血。

(馬萱人)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