攤開2018《遠見》最佳大學排行榜中的技職大學分榜,今年有一所在排名上突飛猛進,那就是朝陽科技大學。尤其在「推廣與產學收入」此一評分面向中,「產學收入」破億、「產學合著論文數」也上升,帶動排名跳漲。
「朝陽目標,是要當『技職大學中的科研大學、普通大學中的產研大學』!」朝陽科大校長鄭道明指出,身為私立科大,想要建立自己的獨一無二的特點,就必須審視自身弱點與優勢,採取對應作法,「私立科大資源有限,這才是最快也最有效益的突圍之道!」
如何能同步提升一所學校的科研與產研?答案就是設立產業相關研究中心。朝陽近五年來,總共成立五個校級研究中心,分別為「非破壞檢測中心」「亞洲穀物檢驗中心」「費洛蒙中心」「健康種苗中心」及「汙泥資源再利用研發中心」。
避開頂大擅長領域 找出突圍之道
「這五個研究中心,都是全台獨一無二,不然也是前三,」鄭道明強調。
「我們知道自己是私立科大,如果成立一個研究中心,卻得去和台成清交競爭,那是自不量力,」鄭道明說,朝陽必須避開一線頂大擅長領域,選擇他們沒做的項目,並以產業服務為導向,才有機會冒出頭。
以此標準,朝陽在2007年與美國穀物大廠安然產學合作成立「亞洲穀物檢測中心」,檢測穀物是否遭受黴菌毒素汙染,時至今日,不只檢測量是亞洲第三大,而且由於和國際大廠合作,所有使用安然產品的廠商,東西都一定要送來朝陽受檢,「這就是把產學與科研結合,做成獨家。」
另外主打昆蟲費洛蒙製劑研發、品管、檢測的「費洛蒙中心」,過去能負責類似業務的,只有農委會旗下的農試所,但隨著人才老化凋零,目前台灣也只有朝陽在做,「隨著綠色農業發展,我們只會愈來愈關鍵。」
而「汙泥資源再利用研發中心」則是鄭道明眼中的後起之秀。過去下水道汙泥由於含有重金屬,政府是以「一噸多少錢」發包環保廠商做廢棄物處理。但汙泥中也有許多營養物質,如果能去掉有毒成分,汙泥其實是很好的肥料來源,「目前我們只剩鋅還沒能達標,一旦成功,等於我一手幫政府處理汙泥,一手處理完還可以賣,又環保又可賺錢,甚至還可以技轉給廠商,為什麼不做?」
「非破壞檢測中心」則是以不破壞本體的方式,透過聲波、放射、滲透等方式,檢測建物或機械是否存在缺陷。雖非朝陽獨家,但朝陽有別於台大和中央以科研為導向,專做產學,以20多年來的豐富經驗,廣受廠商指名合作,「這也是另一種意義上的第一!」
「只有我做的項目,我就是最棒!」鄭道明說,私校資源有限,依然可以集中火力在最有利位置,透過「上駟對下駟」策略,在高教競爭中快速突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