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提升競爭力 提升競爭力 策略執行力實戰6天班,倒數計時,即刻報名

通識國文被放棄?教授嘆大學生「語言癌」無法斬除

聯合新聞網
user

聯合新聞網

2018-05-28

瀏覽數 49,450+

通識國文被放棄?教授嘆大學生「語言癌」無法斬除
 

有大學教授說,現在的大學生對傳統語言表達與國學常識相當匱乏,「語言癌」根深蒂固。教育部又要大學調降必修課,通識國文課首當其衝被犧牲,學生的中文能力幾乎無法挽救,還是得靠高中老師把孩子的中文基底打穩。

但高中教師也抱怨,教育部談國文素養,卻把國中小國語時數降低,但當孩子連話也說不好、連字都會寫錯時,要談「素養」是否緣木求魚?沒有根底,談任何素養都是假的。

淡江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楊宗翰說,教育部要求大學把必修學分往下調降,通識國文首當其衝,學分從3學分降為2學分,對於學生的中文能力更難搶救。

「學生的語言癌很難戒除」,楊宗翰說,大學生的語言癌情況嚴重,且根深蒂固。有男生跟女生告白,卻滿口語言癌,非常尷尬。他每次上課時,都會以三年前聯合報語言癌專題當教材,幫學生割「癌」。

北斗家商國文科教師薛慧盈說,在書寫或言談中有不合邏輯、過多冗詞贅句現象者,稱之為「語言癌」。她舉例,經常會聽見學生聊天時說:xx的部分,其實這些根本不用加。如果是上台報告,口語贅詞讓聽眾覺得痛苦。此外,無意義的連接詞「然後」、「後來」、「接下來」、「之後」,更不斷出現。語音發音也是個問題,ㄖ、ㄌ不分;ㄢ、ㄤ不分,平常聊天或許無礙,可是如果是上台簡報或是推甄面試,這些缺點就可能被放大。

在書寫方面,薛慧盈說,連接詞不當使用是很可怕的,某些詞彙例如「無時無刻」後面一定要加「不」才能完整表達真正的意義。近幾年來因為注音打字不選字的結果,也完全反應在書寫文字上。「因該」、「覺的」這種語這種語彙常出現在作文周記中。

薛慧盈說,究其原因,也許跟國中小國語時數降低有關;而國小國語的根基不穩,到了國高中要改就更困難。當我們看到高中生連基本標點都不太會用、連好好說話都辦不到,想要從根本上再重新教就要耗費更多心力。

本文轉載自2018.5.28「聯合新聞網」,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適逢故宮百年,快帶小朋友來基隆塔參加《穿越故宮大冒險 大小書粉高空派對》吧!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