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攜手共好,用綠能共創美好未來

劉子寧
user

劉子寧

2018-05-21

瀏覽數 28,450+

攜手共好,用綠能共創美好未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陽光是大自然給生命的禮物,深信與社會共好的責任感,國泰世華自2011年起率先進入太陽能電站融資領域,2013年起自行打造三家太陽能分行,2016年更完成台灣首件離岸風力發電融資,作為台灣社會、能源轉型的強力後盾。 

攜手共好,用綠能共創美好未來_img_1

(圖說:國泰世華銀行總經理 李偉正)

「我們一直在想怎麼讓金融、產業結合,一起讓台灣變得更好。」國泰世華銀行總經理李偉正說,國泰世華發展綠色金融的初心有三:一是「環境風險與氣候變遷」愈加險峻,急須展開因應行動;二是台灣再生能源潛力無窮,絕對有能力發展綠色能源;三則是透過綠能為產業加值,例如在農業用地上發展新農電共構共享產業模式。

秉持這三個初衷,國泰世華於台灣各地種下種子,其中屏東地區已有不少開花結果的案例,像是向陽優能電力公司在竹田、屏南建設了自動化太陽能溫室,是光電與農業結合的最佳案例;也於屏東長興國小建設屋頂太陽能板,增加當地教育資源。「以前大家總認為,永續發展和業務推動是對抗的議題,但這些年我們努力做到兩者雙贏,在持續提升經營績效的同時,也依循赤道原則及ESG規範,藉由優化風險管理為永續金融更加努力。」李偉正說。

攜手共好,用綠能共創美好未來_img_2

(圖說:向陽優能電力公司董事長 陳貴光)

向陽優能》綠能農業   滋養人也滋養土地 

向陽優能電力公司董事長陳貴光是位屏東農家後代子弟,他說自己永遠記得八八風災後親眼目睹遍體鱗傷的家鄉,作物全毀、海水倒灌、土石流流入農田,「我下定決心運用我在台北累積的資源及光電事業,建設可抵擋災害的農業設施,讓農民不再只是看天吃飯。」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走入向陽優能的溫室農場,你可以看見結實纍纍的有機香蕉、草莓、苦瓜、蕃茄等蔬果,在片片太陽能板下,可以抵擋颱風、暴雨、寒害且透光度高,更結合高科技的自動化灌溉系統及大數據分析技術,吸引不少青農願意在陳貴光的協助下回鄉耕作。

但要打造這些太陽能板溫室並不是一件一蹴可幾的事情,高昂的建置成本、高質量的知識基礎、以及背後所需的團隊都是龐大的開銷,所幸,國泰世華非常認同向陽優能的理念及光電發展的潛力,「在這些年與國泰世華的共同努力下,無論在光電、金融都可以看到很好的成績,更幫助了農民與社會,這就是多贏且正向的局面,」陳貴光說。

攜手共好,用綠能共創美好未來_img_3

長興國小》藏富於校,永續關心 

下課鐘響,屏東長興國小 300 多位學童從教室中魚貫湧出,開始在中庭草地玩起各種孩子們的遊戲,若你隨意與一個學生交談,你會驚訝的發現,他們都能對太陽能原理或影響講得頭頭是道:「太陽能板可以給我們乾淨的能源,不會有空氣汙染、也不會有核廢料」、「太陽能板會吸收太陽的能量,變成電以後儲存起來,還可以賣給台電!」‧‧‧ 在綠能建設的庇蔭下,太陽能板不只替這些孩子們遮蔽了豔陽,還替他們上了一場身體力行的環境教育課。

「我希望以後有乾淨的空氣,還有很多草地可以讓我打球、運動。我也希望地球上的動物們都可以在大自然裡安心地生活。」小孩們一個個講著他們對未來的想像,他們心中嚮往的並不是繁華城市,而是一個充滿綠意的世界,乾淨、單純。

長興國小的太陽能板建置,是起源於101年屏東縣政府設置太陽能光電系統「藏富於校」的政策,委請向陽優能電力公司於屋頂打造1,136坪的太陽能發電基地,每年的發電量可達353,340度,若以十年計,共可減少1,905公噸的排碳量,等同於種植7,937棵樹木。而這些電以優惠價格回賣給台電後,學校每年更多了一筆經費增加教學品質與項目。

從金融與產業面的大處開始著手,國泰世華已將影響力從上而下深耕到土地的每一處,運用金融專業的強項,與客戶共同打造新綠能模式,提升農業、產業與經濟發展,這是金融與產業結合,一起創造「共好」的最佳例子。未來,無論是太陽、是風、是海、還是土地滋養出來的果實,國泰世華都將攜手客戶,讓產業升級、讓綠能永續下一代。

攜手共好,用綠能共創美好未來_img_4

(圖說:國泰世華銀行綠色金融成效。圖片提供/國泰世華銀行)

你可能也喜歡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數位專題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科技股投資日益成為趨勢,投資人瞭解市場動態成關鍵。近日《黃仁勳傳》作者史帝芬・維特訪台,在與張善政的對談中揭示輝達在桃園建立新總部如何彰顯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的地位,與旺宏電子吳敏求一同解析台灣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