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當季草莓的二氧化碳當量為150 公克(或每公斤600公克)
非當季且空運、或在地溫室栽種草莓的二氧化碳當量為1.8公斤
為什麼我們會有購買碳排放比當季美味草莓高十幾倍且非當季、索然無味草莓的習慣呢?
儘管我計算出在地當季草莓的碳排數值,精準的碳足跡還是取決幾項因素,像是土壤、施肥與網室(polytunnels)的使用 。這些變因會增加每公頃的產量及碳排量,因此無論最後每顆草莓所產生的碳排量是多是少,要計算出來都沒那麼簡單。幸好,還是比非當季的草莓好太多了,所以值得按讚的守則還是選擇在地生長的草莓,除非你的政府對溫室栽種有農業補貼(比方說,荷蘭)。而這種溫室一般來說,跟從熱帶國家空運水果過來一樣糟糕。
總之,最好的建議就是等到當季、再加倍盡情享用。若是你真的等不及,那就買冷凍或罐頭,至少碳排量落在中間範圍,或是旅行哩程剛好屬於中間距離,像是從溫暖產區以公路或船運送來的草莓。所有的數值都有納入23%由運送及揀選而生的平均耗損。包裝的碳足跡只佔很小的部分,而且如果能有助將更多草莓送到我們嘴裡的話,那麼包裝其實具有更好的作用。畢竟,塑膠袋的碳足跡通常比腐爛的水果還要小。
本文節錄自:《別讓地球碳氣:從一根香蕉學會減碳生活》一書,麥可.伯納斯─李(Mike Berners-Lee)著,鼎玉鉉譯,春光出版。
圖片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