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從外交部、國貿局長到經建會主委,憑著專業財經與外交背景,前副總統蕭萬長過去總擔任台灣經貿重要角色,但進入21世紀後,「微笑老蕭」卻一腳踩進了兩岸,看出兩岸合則兩利分則兩害,蕭萬長鼓吹兩岸共同市場,組成了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但這卻意外拉出了兩岸無論晴雨,都能互通聲息的一條微弱的細線。
然而,自蔡英文上台後,兩岸關係急凍,蕭萬長一如既往率領台灣企業家代表團前往參加博鰲論壇,昨深夜抵達博鰲,預期在明天將再度與習近平密門會談,是否會激盪出另類火花引發期待,但蔡英文政府卻依然視若無睹,蕭萬長在兩岸間所搭起的這一條獨特的渠道能否再開新局,眾人期待不高。
蕭萬長參加博鰲論壇 成為扁政府與對岸另類聯繫
(圖/博鰲亞洲論壇是一個由25個亞洲國家與澳洲;2006年增加至28個,共同發起的經濟論壇)
博鰲亞洲論壇(Boao Forum for Asia)是一個由25個亞洲國家與南太平洋上的澳洲共同發起(2006年增加至28個)的經濟論壇,它於2001年在中國海南省瓊海市萬泉河入海口的博鰲鎮召開大會後宣布成立,定位為一非官方、非營利性、定期、定址的國際組織;為政府、企業及專家學者等提供一個共商經濟、社會、環境及其他相關問題的高層對話平台。
2002年,博鰲論壇秘書處的代理秘書長張祥邀請身兼國民黨副主席、陳水扁總統經濟首席顧問的蕭萬長,率經濟與工商人士與會,共商亞洲經濟發展大計,顯然,蕭萬長在台灣一呼百諾的財經教主的地位備受東道主的重視,不過蕭萬長以已排定國外演講行程,予以婉拒。
但到年底,他所成立的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經過正常程序申請,成為博鰲論壇會員,次年2003年蕭萬長即首次與會,開啟了他的兩岸生涯。這時的蕭萬長不純是藍營中人,也為北京十分猜忌的陳水扁所用,而陳水扁前一年公開倡言「一邊一國」,蕭萬長受邀與會,格外令人矚目。
首次與會 對岸給予高規格待遇 和溫家寶會面
(圖/2005年中共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在博鰲論壇會場和蕭萬長見面)
2003年首次與會,蕭萬長即被安排與這一年代表中方與會的大陸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會面,也出席「區域自由安排和更緊密的亞洲經濟合作」的分會並發表演講。在北京刻意禮遇下,蕭萬長獨力撐起的這個舞台也開始受到關注,此後,蕭萬長年年與會,不曾一次缺席。
2004年,國民黨總統大選再度失敗,蕭萬長在論壇歡迎晚宴上,首度與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會面,蕭萬長當時形容,「胡主席見到我表示歡迎,希望這一次到這裡跟我們這些企業界參加論壇有更好的收穫。」
不過,首次胡蕭會後,中共連三年都未再派出一把手、二把手與會。2005年,蕭萬長在博鰲會晤大陸政協主席賈慶林,2006年他見到國家副主席曾慶紅,到了2007年時,蕭萬長則在博鰲會見中共第三號人物、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並向吳邦國建議加快開放中國觀光客赴台,獲得吳邦國應允進一步研究。蕭向吳表示,兩岸在金融、農業及能源項目應擴大交流,特別是在金融業方面,台灣在中國有為數眾多的企業,應盡量協助台商。
2008年當選副總統赴博鰲 創下兩岸接觸層級紀錄
2008年蕭萬長擔任馬英九的搭檔當選正副總統,蕭萬長原以為已是副總統當選人的政治敏感身分無法成行,並未報名,決由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執行長洪讀與前勞委會主委詹火生出席,但報名期限過後,4月4日忽傳出蕭萬長已獲對岸首肯,將依慣例以基金會董事身分出席博鰲論壇,並再度與胡錦濤會面。這創下了台灣副總統當選人登陸首例,也是兩岸領導人會面的最高層級,外媒喻為1949年後兩岸層級最高的直接接觸,為選後兩岸關係回溫邁出關鍵一步。
但挾著副總統當選人身分赴博鰲,蕭萬長此時不是孤家寡人,同行的還有即將成為國安會秘書長的蘇起,他以基金會諮詢委員的身分與會。蘇起在博鰲直接透露,兩岸談判周末包機和陸客來台觀光兩大議題,將由海基會和海協會接手「收尾」,胸有成竹地確定兩會在當年7月之前就可恢復談。據了解,蘇起等馬英九核心兩岸幕僚趁著這次博鰲會,與中方人員的接觸,替兩岸九二共識重新架起橋樑。
二度博鰲蕭胡會登場,蕭萬長提出四個希望,包含順利啟動周末包機,落實兩岸直航;開放大陸觀光客赴台;希望促進兩岸經貿交流正常化;盡快恢復兩岸協商機制等具體要求。蕭萬長還提出「正視現實、開創未來、擱置爭議、追求雙贏」十六字箴言,期許雙方共同合作,從經濟開始對話。「衷心希望兩岸能開創一個互信、互諒、互助、互利的新時代」。
而胡錦濤以四個繼續正面回應,包括將繼續推動兩岸經濟文化各領域交流合作,並推動兩岸周末包機和大陸居民赴台旅遊的磋商,以及繼續促進恢復兩岸協商談判。
對於蕭的十六字箴言,胡錦濤則回應,近8年來,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兩岸關係屢屢出現波折,兩岸經濟交流合作也因此受到嚴重干擾,在當今世界經濟競爭更為激烈的形勢下,兩岸應抓住難得機遇、切實加強合作、努力共創雙贏。
習近平與蕭萬長在博鰲初會面
2012年馬吳配當選,吳敦義循蕭萬長的前例赴博鰲,蕭萬長退居二線。吳敦義見到了當時仍是國務院副總理的李克強,吳敦義引用禮運大同篇強調要繼續深化兩岸關係,並仿效蕭萬長,提出「求同存異、兩岸和平、講信修睦、民生為先」16字箴言,並獲得李克強正面回應。
2013年的博鰲,是習近平上任後的首次,蕭萬長率歷年規模最大的代表團,習近平首次與蕭見面。蕭習會上,蕭萬長向習近平提出三點期許,包括共同面對全球新局、共同構築兩岸願景,以及共同參與區域整合。最後又提出面對新局的十六字箴言「面對新局,共築願景,攜手亞太,振興中華」。
蕭萬長說,海峽兩岸關係的歷史機遇,締造兩岸新局,我們必須珍惜過去5年的努力與成果,鞏固互信,堅定向前,務實開展,深化合作,在和平發展的正確道路上,取得更多的進展,更大的成就。5年的時間,只是歷史的「一小步」,但是對兩岸關係發展而言,則是關鍵的「一大步」。
習近平則讚揚蕭萬長,早年提出兩岸共同市場的理念,很有遠見。他說,兩岸關係要謀長遠,能謀事者必有所成,把握兩岸和平發展的大趨勢,真正認識與把握歷史的機遇,與時代發展的潮流,進一步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今後的推動的成功是可以預期的。
同年10月間,蕭也在APEC上與習近平二度面會。
蕭萬長赴博鰲爭取加入亞投行
2015年蕭萬長與習近平再次在博鰲論壇會面,也在蕭習會前與國台辦主任張志軍見面,針對相關議題,包括加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一事做初步的意見交換。 蕭萬長表示,此行最重要的就是交朋友、瞭解大陸經濟新戰略,以及關注亞投行和「一帶一路」等議題。
蕭提議獲得陸方正面回應,張志軍表示,中國的態度是願意以適當的方式、通過適當的渠道,聽取台灣方面的意見和建議。但亞投行隨著馬英九政府遭到內部強大反彈,其後即無下文。
2016年的博鰲論壇未如往常順利,此時,蔡英文已經當選,馬英九仍未卸任, 蕭萬長在會中談到兩岸一家親時,已任總理的李克強插話說,我們同屬一個中國這是不可改變的事實,等到李搶完話,蕭萬長最後才接著說,希望兩岸本著八年交往基礎,互相扶持、互相尊重,為了兩岸和平發展一起努力。
蔡政府上任後初次蕭習會 擦出什火花?
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8日至11日在海南博鰲登場,習近平將出席,國台辦昨天也要求赴博鰲論壇的台灣媒體事先協調「蕭習會」採訪人員,意味習近平將在論壇期間另外安排時間與蕭萬長舉行閉門會談。至於「蕭習會」實際登場日期,據了解就是明天。
不過這是蕭萬長在第二次藍綠政黨輪替後出席博鰲論壇,在兩岸情勢緊繃下,外界也關注蕭習會擦出什麼火花。(本文轉載自2018.4.9「聯合新聞網」,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