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邱立偉:愈蹲愈低,才能跟觀眾好好溝通

台灣超強IP!《小貓巴克里》電影版橫掃10大獎

蕭玉品
user

蕭玉品

2018-03-01

瀏覽數 16,800+

邱立偉:愈蹲愈低,才能跟觀眾好好溝通
 

本文出自 2018 / 3月號雜誌 跟著郭台銘 大賺美國財

台灣小孩幾乎都是看國外的卡通長大,《小貓巴克里》顛覆現況,不僅風靡國內兒童、版權銷至33國,更推出動畫長片,廣獲好評。

陪伴上一輩人長大的卡通人物,可能是哆啦A夢,可能是米老鼠。

但對這一代台灣小孩來說,不少人把睜著一雙圓亮大眼,有著細軟嗓音的小貓當玩伴。這隻貓叫「巴克里」,擁有九條命(中國傳統文化認為貓有九條命),所以無所畏懼、天真樂觀。

《小貓巴克里》一開始現身,是在2010年,從動畫影集版開始,如今已一路走到電影版,在孩童間非常受歡迎,還有漫畫、故事書等周邊產品,IP已銷售至33國。

文化部長鄭麗君每回談到台灣軟實力時,總愛以巴克里做代表,「《小貓巴克里》就是台灣超強IP。」

為巴克里電影中反派角色配音的金鐘影帝屈中恆透露,家中女兒也買了動畫DVD,「她們真是百看不膩。」

動畫、動物是艱困童年慰藉

創造出巴克里、堪稱巴克里之父的,是台灣中生代導演、45歲的邱立偉。只要稍稍和他聊過天,就知道他生來要做動畫。他的人生,活脫脫就是一部動畫;每部作品裡,都有自我投射。

《小貓巴克里》原本只是邱立偉大學時的繪本作品,到了電影版,他試圖用歡快的口吻,反思人與動物的關係。電影中,失去雙親的小男孩「魚嘟」,意外到了一座動物城市後,認識了萌貓「巴克里」與他的好友,共同抵抗來自城市主宰者的威脅。

邱立偉:愈蹲愈低,才能跟觀眾好好溝通_img_1

(圖/牽猴子整合行銷公司 提供)

邱立偉生長在單親家庭,從小就要為經濟狀況煩惱,捆工、洗車工、服務生等各種打工,他都做過;念書時,同學出門玩,他總是留在宿舍裡接案的那一個。長期對生活抱持的戒慎恐懼,讓他和魚嘟有幾分相似。

喜歡與動物親近、熱愛動畫,也跟他從小的際遇有關。

由於爸爸常不在家,他總孤零零地和一隻馬爾濟斯作伴,「動物很正能量,即便你很窮、住在小地方,他也不會評斷你,那種情感很純粹。」邱立偉說。小時候,每天下午5點半,準時坐在電視機前看迪士尼卡通,也是他的救贖,「在陰鬱的少年時期,漫畫、動畫像窗戶,看了就出去了,」因此結下了和動畫的不解之緣。

棄安穩教職 耕耘台灣動畫

確認自己對動畫的興趣後,邱立偉便帶著好奇心,有計畫地接觸相關領域。他在台灣念視覺傳達設計系、音像動畫研究所,再到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攻讀博士,也曾在洛杉磯製作公司工作過,再返台從事教職。

在這些移動、蟄伏的過程中,邱立偉學習如何與觀眾對話。他少年得志,首部短片《城殤》,便獲得金穗獎最佳動畫片,但曲高和寡,得獎後並沒有下文。他分析,自己以前的作品太高傲,可電影不是要說教,是要給人啟發,之後他開始試著愈蹲愈低,才能與觀眾溝通。

【會員限定活動】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時代的選擇!立即報名>>

為了潛心動畫,邱立偉甚至放棄教職。2016年,在台南藝術大學動畫研究所任教的他,才剛升等上副教授一個月,就遞上辭呈,「台灣不缺一個老師,但缺一部動畫,或是導演。那我乾脆身教,不要言教,」他說。

台灣藝術大學多媒體動畫藝術系教授石昌杰認為,邱立偉為堅持動畫生涯做出的選擇,「很聰明,知道自己要什麼,是一步一腳印走過來的。」

過去,台灣動畫產業以代工為主,很少能長出原創動畫,「美國有米老鼠,日本有哆啦A夢,為什麼台灣不能有自己的動畫角色,陪伴觀眾成長?」邱立偉解釋發展巴克里IP的初心。

帶著一身能量,邱立偉耗時三年,動員好萊塢和兩岸團隊超過400人,投入台幣4000萬,終於完成電影版《小貓巴克里》。

眾多工作人員為了一隻萌貓,真是吃盡苦頭。動畫和影集版的巴克里相較,長相更加細緻可愛,新的角色設計,請來好萊塢動畫電影《派拉諾曼:靈動小子》的設計總監海迪.史密斯(Heidi Smith)操刀;並由20幾個動畫師調整,為了避免前後不一,開拍前還要設定許多標準;帶點香頌感的配樂,試到最後一刻才確定。

不少觀眾對電影裡的台南場景,特別感興趣。熟悉的台南火車站、地下道,以及街廓、市井生活與街坊人情味,許多人看了都會心一笑。

台南對邱立偉來說,是故鄉,也是魔幻之都。他的辦公室Studio2 Animation Lab,座落在台南一幢透天厝。裡頭除了員工,還有一窩貓狗,慢悠悠的步調,公司彷彿被遺忘在忙碌外。

邱立偉指出,動畫籌備期往往長達數年,若在台北棋盤般的辦公大樓工作,對面公司可能已拍了三部真人電影,同仁還在同一部動畫兜圈,「壓力太大了,不如讓員工在安靜的環境中專心創作。要奔波我一個人就好。」

保持些微距離,讓邱立偉對城市有更多想像。他深夜回台南時,覺得古都朦朧得近又遠;偶爾回身看看公司裡,那群慵懶、無憂無慮的貓,會自嘲自己的庸碌,又能從中獲得創作靈感。

邱立偉身兼《小貓巴克里》的導演和製片,時常面臨財務和創作的掙扎。幸好,他在理性與感性的天平間,調適得頗好。

席捲各大影展 陸票房亮眼

Studio2 Animation Lab業務經理莊佳樺常在邱立偉執著於常人無法察覺的細節時,扮演提醒的角色,「導演是非常細膩、要求很高的人,但修改動畫牽扯到預算,他會有自己的拉扯。他最後通常能找到平衡啦!」

一絲不苟的籌備,總算換來佳績。《小貓巴克里》是台灣本土動畫長片在睽違12年後,再度入圍金馬獎最佳動畫的作品;至今參與27個影展,已經獲得10項大獎。

目前在兩岸斬獲超過6000萬,票房確定回本。動畫在好萊塢通常能占15~20%的票房比例,台灣向來是一灘死水,票房占比少之又少,但《小貓巴克里》已算突破。

摩力動畫負責人許利瑋觀察,製作原創動畫,邱立偉正走在健康的道路上,「他會觀察大環境、做市場調查,了解怎麼做才能獲利,也能給投資人信心。」

觀眾也不吝給予支持。邱立偉深深記得,在台中首映時,一位坐他身旁的小男生,全副心思都放在電影上,看到打鬥場面,還會不自覺後退,「那一刻我覺得好滿足、好滿足,創作不就是為了這個?」

《小貓巴克里》預計5月在星馬等地上映,VR影集也將於今年春天在Viveport上架,邱立偉直言,他真想看看公司「一哥」巴克里能帶他走到哪裡。新片《八戒》《劍與火槍》,則在緊鑼密鼓籌備中。

所謂有其父必有其子。巴克里是無可救藥的樂觀貓咪,邱立偉對動畫,是無可救藥的喜歡。

延伸閱讀

奧斯卡96 X《遠見》專題報導
數位專題

奧斯卡96 X《遠見》專題報導

2024、第96屆奧斯卡金像獎入圍名單正式出爐,《奧本海默》(Oppenheimer)以13項入圍成了今年最大贏家,《可憐的東西》(Poor Things)以11項入圍居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