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情緒的月曆

陳玉梅
user

陳玉梅

1996-05-15

瀏覽數 19,550+

情緒的月曆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1996 / 6月號雜誌 第120期遠見雜誌

阿曼達一早起來,不知哪裡不對勁,心情非常惡劣、沮喪。面對眼前的諸多工作,她什麼都不想做,覺得生命一點意義都沒有。不久,老闆打電話來,重新與她確定今天一天的行程,但是,此時的她只想對著電話筒大喊:「不要來煩我!」

阿曼達在大部分的時間裡,是個負責,生活充滿幹勁的人,充分的享受生活和工作所帶來的樂趣,為什麼此時的她,對生命會有如此無力、悲觀的感受?

其實,在日常生活中,到處充滿著像阿曼達這樣的狀況。就人們自己的經驗來說,這一點也不陌生。彷彿隔沒多久,「情緒低潮」就發生一次。

對「情緒低潮」這樣的現象,一般人通常都會往外在環境去尋找原因。是否工作壓力太大了?還是今天要去面見什麼令人討厭的自戀狂?其實,心裡學家提出一種解釋,認為這是人內在的「情感週期」在作祟。所謂的「情感週期」是指人的情緒從高潮歷經低潮的過程,反映人體內部週期性的鬆弛規律。據科學家研究指出,每個人的「情感週期」大致地呈現出一個固定的循環週期,大約二十八天左右。在每個情感高低潮中間有一個臨界期,大約二至三天左右。

處於情感週期高潮時,一般人對生命會表現出較為積極、樂觀的想法與態度,生活也充滿朝氣,活力,對待他人也採取較為正面、友善的看法。

至於處於低潮期,就像阿曼達一樣,做什麼都提不起勁,內心容易產生負面的情緒,時常,孤獨與寂寞就漲潮般漫過已身,對待他人也缺乏耐心,呈現易怒、暴躁的脾氣。臨界期由於介於情緒高、低潮之間,一般而言容易呈現出情緒起伏不定的特點。

對於情感週期,心裡學家的說法雖然看來略嫌粗糙,但是卻指出一個事實--情緒的變動並不是那麼難以預料,它呈現出像生物週期的特性,就像氣象台的晴雨表一樣,大眾可以依此了解人類生物性情緒的「晴天」、「陰天」與「雨天」。掌握這個生物情感表去設計你的作息和工作,也許會更懂得掌握合適的時間,以耕耘自己。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