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再好的投資機會,都有失敗的可能。
投資美國,現階段的風險主要在政治,今年將舉辦期中(11月中)選舉,是檢驗川普施政近兩年的成績單,目前參議院是川普所屬的共和黨51人,民主黨49人,如果共和黨失去兩、三席,參議院就會落入民主黨手中,不利川普。如果眾議院也落入民主黨手中,川普將受傷甚重。
目前緊咬川普的通俄門弊案,也可能引發兩院對他發起彈劾。
聘請專業律師、會計師把關
另一風險是,川普看起來會競選第二任,如果他失敗,川普三支箭是否還能持續,重商政策是否會改變,也是企業須考量的風險。對此,威斯康辛州立大學教授威連斯(Noah Williams)表示,美國經濟政策有一貫性,不致有太大改變,例如公司稅降至21%,國會已通過,未來領導人可能頂多能增加到25%。不會又回到35%。
另外企業要考慮的是自己的業別,勞力密集產業不適合,甚至中小企業也很難在美國生存。一位在德州經營電燈經銷商的台商,面對川普新政就不太樂觀。對他而言,減稅無多大意義,但工資上漲,移民減少導致勞工減少,讓經營成本反而大增。加上第二代不願接班,他決定今年結束營業。
最值得憂慮的還有被美國列入中國傾銷觀察名單中的業別。例如今年1月宣布太陽能板將課稅,將逼使台廠考慮到美國設廠,縱使組裝廠也好。手機零件廠商也須留意,蘋果iPhone已決定將高端產品遷回美國製造,台灣供應商也必須留心是否投資美國。
一旦決定到美國投資,因為國情不同,一定得聘請專業律師與會計師,否則美國法規極為瑣碎,當地人才搞得通,以免觸法,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