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以「時間廊」在香港的經驗來看台灣,兩岸關係緊張,對你們經營市場有否影響?
答:台灣和香港有點不同,台灣沒有時間表,危機可能今晚到,也可能下個世紀才來。其實,整個東亞大局還是以經濟為重,政治是次要的。而我們在這地區已有二百三十多個據點,結成國際網狀組織,一地有事,不會影響整體運作。
問:台灣市場有何特色?
答:以香港的經驗,景氣不好雖然對零售業會造成打擊,但中價位產品還是有市場需求,因為消費者會覺得,省下那一點錢也沒用。去年香港經濟嚴重衰退,「時間廊」營收卻成長一0%,就可反映這種心態。
台灣也是如此。不過台灣和香港、新加坡很大的不同點在於,香港和新加坡市場對高、中、低價位產品接受度很平均,台灣消費者卻還是兩極化,景氣好就湧向名牌;不景氣就往地攤跑。而且接受新品牌能力較低,不像香港消費者,很快就轉移目標。
創意提高競爭力
問:相對於台灣本地鐘錶業,「時間廊」有何經營管理優勢?
答:台灣業者較保守,我們的條件在於創意管理、創意形象、創意採購。我們的產品種類、陳列、價格,每一星期會做微調、每一個月中調,每一季則全部重來一遍。重要的是,公司總部並不會要求統一動作,而是讓每一個點根據特殊狀況技術調整。例如,香港已經沒有兒童節,節慶特價方案就和台灣不一樣。香港鐘錶售後服務市場也已不存在,而台灣去年景氣壞時,售後服務利潤卻相當高。
實行創意採購,對我們的競爭力很有助益。目前我們擁有二十五個品牌,一類是屬於完全自有、另一類是獨家代理形式,以及複式代理。對第一類產品,我們的主動權很大,可以有很多創新設計。而對第二類,我們也可以挑未來五年具有市場潛力的產品。另外,我們也會根據目前市場發燒狀況,引進新產品。譬如,最近我們也爭取到「SWATCH」的代理權。
問:你們認為誰是「時間廊」的挑戰者?如何為自己定位?
答:在台灣我們沒有直接的挑戰者,可是有間接的。新光三越百貨、卡拉OK、佐丹奴(GIORDANO)……,凡是能引起消費者購買衝動的,都是我們的對手。我們產品定位很寬,對買不起高價位產品的,我們也可以用同樣設計而較便宜材料,滿足他們需求。例如手鐲式的錶帶,有貴的,也有便宜的,人人可以趕上流行。再說,台灣未來年輕人會成為消費主流,因此我們要給他們一個新消費概念,那就是便宜而仍有品牌價值。
(李慧菊、許彩雪採訪,許彩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