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反共抗俄」的時代,官方常用「中原父老望旌旗」的標語,以示大陸同胞對「簞食壺漿,以迎王師」的渴望。我勸政府中的朋友不宜使用這個詞句,因為它的上一句是「南渡君臣輕社稷」。正因為南渡君臣文恬武嬉,樂不思蜀,才令中原父老失望的。
時下談轉型正義,蔣中正總統的功過又攤在太陽下供人檢定。汙之者指其為凶手,毀其像,推倒,斷頭。譽之者謂若非蔣氏竭力保住台灣,台人早已被三反、五反和文化大革命了,哪會有亞洲四小龍和台灣錢淹腳目?
蔣的歷史定位,自然要留待他日。但有一件歷史問題,現在就可以問:他一再聲言要帶遷台同胞返回大陸;一再告訴大陸人民,必定會回去「解救」他們;甚至還訂下了時程,「一年準備,兩年反攻,三年掃蕩,五年成功。」那麼他究竟為反攻做了什麼?這不僅是國家大事,也是他個人政治誠信的大事。
曾任蔣經國英文祕書和親信多年的宋楚瑜,最近出版新著《蔣經國祕書報告》,記述他追隨蔣經國14年的所見所聞。
書的第27頁有一圖片說明:「經國先生於1965年1月就任國防部長,9月赴美晤見詹森總統,並會見美國國防部長麥納馬拉。會見時,代表總統蔣中正正式提出巨光五號(Great Torch 5)反攻大陸的構想。回國後,經國先生曾接獲麥納馬拉覆函,並將函件內容向蔣公回報,此為覆函中譯本之第一頁。」第一頁無甚內容,僅最後一句:「就形成巨光五號基礎之構想其可行性而言,吾人意見認為該計劃有兩項基本弱點:」文件未見第二頁,不知弱點為何?不過既為「弱點」,美方自以為是不可行之事。
宋書第28頁刊一高級將領參觀軍事演習的照片,說明是:「當年準備反攻是玩真的,左起劉廣凱(海軍總司令)、黎玉璽(副參謀總長)、彭孟緝總長、鄭為元(海軍陸戰隊司令)、宋達(陸軍供應司令)。」宋達即宋楚瑜父親。既然是「玩真的」,怎麼沒玩下去呢?不說大家也知道,美國人不支持。
非不為也,是不能也
蔣自知反攻大陸限於台灣本身力量不足,曾希望美國支援,美國不同意,蔣乃訂「自力反攻」計劃,希望能「以戰養戰」,即攻下沿海數省,百姓揭竿起義,國軍給養即有著落。但反攻軍隊主要需有武器彈藥之補給,這是當地百姓無法供應的。後來美方偵知我政府有「自力反攻」之計劃,嚴正表明反對,且又以「中美共同防禦條約」束縛之,蔣的反攻計劃乃於1972年7月撤銷。陳誠在1961年7月日記上曾寫:「總統擬於8月開始行動。」就算從這時起算,到計劃撤銷,前後也歷時11年。反攻大陸,蔣非不為也,是不能也。至少可說明,南渡君臣沒有輕社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