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從救人到救己—李龍騰

蕭富元
user

蕭富元

1996-03-15

瀏覽數 41,250+

從救人到救己—李龍騰
 

本文出自 1996 / 4月號雜誌 施振榮 懂輸的贏家

正午時分,台大醫院舊大樓人如潮水,家庭醫學科門診室的六個電腦數字顯示,第五診已到五十六號,另外五診還停留在二、三十號。穿著夾克的家醫科主任李龍騰坐在第五診室,戴著聽筒、邊在電腦螢幕做記錄,手握著來看風溼痛的老太太的手,笑著問她為什麼不肯吃藥。

門外,一個得慢性病的婦女,沒有掛號就直接來等他看病。兩年前,經由親友介紹,她來掛李龍騰的門診,之後每個月都來給他看病,不再找別的醫生。她感激地說,李龍騰不只替她醫病,還跟朋友一樣,會用幽默的話化解她的焦慮。

雖和病人親近幽默地談話,行醫十七年的李龍騰心裡卻有一個結。

七年前,當他還在台北縣雙溪鄉做衛生所主任時,一個心臟病兒童發燒昏迷,他要求家屬轉送台大醫院,但被拒絕,結果小孩死亡,家屬上法院告他誤診。他雖被判無罪,但也從此調整自己不顧一切救人為先的價值觀。在台大醫學院上課時,他也會叮嚀學生:「救人前先救自己。」

「治療一個人不能只想到他的病,還要想到他旁邊麻煩的人。」體型瘦高的李龍騰坦言,層出不窮的醫療糾紛讓他不得不考慮救人以外的俗事。

除了這個不愉快的回憶,李龍騰是全心投入行醫救人這行。

每天旱上七點四十分他要出席家醫科早報,和同事討論病例;八點二十分就到門診室看診,三十幾個病人通常要拖到十二點半才能結束。雖然台大醫院規定主治醫生一天只要看三十個病人,但他曾有一天看六十幾人的紀錄,掛他的門診得要兩星期以前一大早預約,「那麼多病人,如果不看那很殘忍。」

看病時,即使輕鬆幽默地和病人討論病情,李龍騰心裡還是很緊張,隨時留意病人有沒有隱藏的心理、生理問題,「萬一miss(遺漏)掉什麼,我一輩子會良心不安。」笑起來憨憨厚厚的李龍騰用嚴肅的口吻說。

《造山者》拍出台灣半導體的人情與選擇,7/31空中沙龍帶你聽見幕後真實|立即報名>>

堅持該走的路

四十三歲的李龍騰是在執業四、五年後,開始對自已做的診斷有把握。當時他在雙溪衛生所,第一年就診察出二十七個肺結核病人(之前雙溪鄉宣稱已無此病例)。此外,他也檢查出當地一七%的五年級小學生有蟯蟲,並開藥給他們吃。他因此發現,醫學院教科書裡吃一次藥就可以痊癒的說法是錯的,要連續吃三個星期,才可以完全根絕蟯蟲。

「去基層做,覺得這才是真正的醫學。」兩個弟弟也是醫生的李龍騰有感而發地說。也因這段經驗啟發,他決定去美國學公共醫學,並在前年得到流行病學博士。

二十年前做實習醫生,李龍騰在開刀房可以連站三十六小時不睡覺;現在他的生活,都是在「看顧別人的生命」。即使遭逢糾紛,李龍騰仍慢慢地說:「讓人免於痛苦死亡,這是走我們這條路的人應該做的。」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