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今年以來,大陸經濟成長已遲緩,大陸以外的其他金磚四國,印度、俄羅斯與巴西,表現也都放緩,股市下跌均一成以上。2012年表現最好的東協區域,今年以來也成長乏力。隨著美國9月份可能結束貨幣寬鬆政策,熱錢正從亞洲抽走,回到美國。印尼等東協股市不再表現亮眼。相對之下,美國、日本就一枝獨秀了。
去年,《遠見雜誌》抓對趨勢,陸續出版東協相關報導與投資建議。今年,《遠見》同樣抓對趨勢,不僅在五月號與六月號雜誌,專題報導日本與美國。現在還上市這本美國、日本投資專刊,分享最新趨勢。
自從去年12月底,日本新首相安倍晉三當選至今,短短半年多來,已讓沉悶20年的日本人民與全世界看到安倍帶來的威力。提出《金磚四國》《高成長八國》理論的前高盛資產管理公司董事長歐尼爾(Jim O’Neill)早就預言,日本央行正在做對的事情,預測今年日本將明顯復甦。
日經股票指數至今已上漲五成以上,部分股票甚至上漲200%。日幣兌美元匯率已經從最高時75日圓跌超過兩成,來到接近100,低匯率已帶動出口成長、消費熱絡、觀光客回流與名牌消費重新熱起來等等。包括Lawson、7-Eleven、豐田汽車等廠商,都已大動作幫員工加發紅利了。
就在安倍就任接近120天時,《遠見》採訪團隊直擊東京,拜訪財經官員、企業、國會議員、企業管理菁英、在日本的台商等,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期待」。誠如前後曾住在日本近10年的台灣外貿協會駐日本辦公室所長陳英顯觀察,過去5年來日本1年1個首相,很多政策都無法決定,但安倍上台後,訂定很清楚通膨目標2%、貨幣供給提升1倍後,一個一個毫不猶豫推動 ,效果很好,已產生日本人民對於日本終將復甦的正面期待。反映在股市與投資市場,讓買日本的人愈來愈多。
除了日本,美國也是今年《遠見》關注的焦點。5月份《遠見》採訪團隊強往矽谷做深入採訪。探討美國景氣是否復甦、美國股市債市是否是台灣投資者的好投資標的等,而一行人在矽谷訪問一輪後,更看到矽谷正處在10年來最繁榮的時刻。房價漲、人才缺、各種創新技術正在崛起。
今年7月21日,美國股市單周流入175億美元,創下2008年金融海嘯後單周最高紀錄,當天占據了全球財經媒體版面。此外,美國供給管理協會的製造業指數上升到兩年高檔,表示消費者對美國經濟信心不斷上升,敢花錢消費,廠商庫存去化順利,持續製造新商品。
在這個全世界連動又快速變化的時代裡,可說沒有永遠的贏家與輸家。過去幾年來台灣投資人可能忽視的美國與日本,現在重新成為焦點。這本專刊幫台灣投資人做好投資前的準備功課。
從總經分析、到企業基本面、再到基金等投資產品,幫讀者全面而深入的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