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國到歐陸,全球大學的版圖不斷擴增,台灣也捲進這股浪潮中。
從民國六十五年到七十五年,大學及獨立學院僅增加三所,但之後在十年間由二十八所躍升至八十一所,截至今年二月止,向教育部提出籌設申請案的還有二十所 。高等教育人口的粗在學率同時在這段期間宛如水銀受熱後的溫度變化般,由二五%急速升高到五一%。
數量的增加,啟動了大學間的競爭。大學要不斷追求進步,更要讓進步的結果讓外界知道。面對大學「搶學生」的競爭關係,考生如何從中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
今年是《遠見》雜誌第三年推出大學聲望報導,也是第一次以特刊的方式呈現。我們希望透過最翔實的調查與分析報導,介紹各大學辦學的特色與學風,以及各學系所學和就業出路分析,期盼所有新鮮人在面對人生的第一次選擇時,都能有充分的資訊判斷,找出最適合自己的人生座標。
這份精心設計的特刊從今年二月就開始著手規劃,為了盡可能反映考生的需求,大學特刊製作小組不僅馬不停蹄地拜訪各高中輔導室老師或教務主任,同時在北、中、南三地舉辦與大學校長諮詢的座談會。我們很感謝出席的三十一所大學校長與教務長給與許多寶貴的意見,這些不同的建議都具體而微地反映在今年的大學特刊中。
尤其要感謝的是,在整個調查進行之初,中央大學劉兆漢校長、大葉大學劉水深校長、台灣大學李嗣涔教務長、中山大學劉維琪校長,以及中原大學呂鴻德主任秘書提供我們進一步的諮詢,讓今年的調查得以更全面完整。在相關報導資料的提供上,中央大學土木系蔣偉寧老師、圖書館陳芷瑛小姐與義守大學秘書室侯政男先生,也給與我們相當大的協助。
這份耗時三個半月的特刊,中文主題為「選擇最適合你的大學」,目的在凸顯五十二所大學在校風、聲望、績效、總體資源、環境發展等不同向度的特色優勢。大學特刊小組成員預祝所有新鮮人在繳交志願卡的那一天,都能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
現在,就請你打開「1999 Taiwan’s
Best Colleges」這扇門 ,在聯考前夕,
休息一下跟隨《遠見》到各個學校與學系,讓夢想來一段虛擬的馳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