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成功者的故事

總編輯的話

王力行
user

王力行

1994-06-15

瀏覽數 12,550+

成功者的故事
 

本文出自 1994 / 7月號雜誌 全球頂尖華人系列報導:馬友友

每個人的一生,部是一個故事,故事之不同,正如佛家所言:眾生因根器各異,因緣不一,故八萬四千法門應運而生。

大部分人喜知成功者的故事,因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於是,現代的管理學者、心理專家特愛分析成功者的特質,比如富有遠大理想、明確日標,比如小斷自我突破、戰勝自己更戰勝別人……。

隨之而來的,是生涯規畫者告訴你如何瞭解自己、發揮特長;公共關係者指導你如何與人溝運、塑造美好形象……。

真正的成功者是否彼指導塑造過?他們成功的條件和專家所言是否相符?

從去年十一月號起,遠見推出「頂尖華人系列報導」,陸續刊出李嘉誠、證嚴、朱經武、田長霖,和本期的馬友友。他們分別是企業、宗教、科學、教育和藝術界的佼佼者。

從他們身上看出的特質,頗堪玩味。

在別人眼中的傑出者,行自己卻「很平凡」。突破液態氮沸點的超導物理學家朱經武,自剖是一個平凡的「做實驗的人」;有三百八十萬信眾的證嚴法師,被形容是一個「聽到音樂時,會跟著打拍子」的十足人性化的人;全球最富有的華人企業家李嘉誠.他的人生哲學很簡單:「就是簡單過日子」;馬友友不奢言做大藝術家,只望「家人健康快樂」。

在工作上,他們是十足的工作狂,而且以身作則,自己工作的時間永遠比別人長。

被喻為「李超人」的李嘉誠,出道當推銷員時,一天工作十六小時,白天接訂單,晚上釘工廠;證嚴法師每天只睡四、五個小時,經常一面打點滴,一面為志工開示。

張敏敏老師《 策略執行力實戰班 》6 天班・用 OGSM 2.0 串聯策略與行動,台北、台中開課,最後報名!

和她同樣睡眠極少的田長霖,是位全天候校長,每天的行程滿滿,一直排到一年以後;常常出差深夜歸來,還一走回辦公室處理當日公文,行政人員不禁打探:「他到底什麼時候吃飯、睡覺?」

朱經武當學生時就有二十六小時不眠的做實驗記錄;近二十多年來,他一周工作七天,很少休假。可以晚上從美國搭飛機到台北,參加早上的座談會,當天晚上再趕回美國,下了飛機,還是直奔實驗室。

樂觀、感恩 


他們更有樂觀積極的性格和堅持到底的毅力。

馬友友總以詼諧態度面對壓力。有一次,在趕往飛機場的途上,汽車爆胎,他當下在馬路邊,不急不徐拿出琴來練習海頓大提琴協奏曲。

每場演奏會,他總會和上一場比較,他自嘲:每天都有進步,「到我死前,就可以拉得很好了。」

朱經武不為小事煩惱,行政、人事紛爭只在他心門小小繞一圈,就轉出去了;他樂觀的天性,使他能專心實驗,當八0年代,別的物理學家紛紛放棄超導時,他仍保留十分之一實驗經費堅持超導。

田長霖的笑口常開,主動解決問題,使他超乎一般人想像地快速贏得尊敬。他的演講,總是積極樂觀幽默,他的自我紀律,被形容為「過修士般生活」。

更不易的是,他們有一顆感激的心。

和老一輩科學家相比,朱經武坦承「生活在這個時候,真的很幸運」,「我得到的遠比我該得的要多」;馬友友感激自己得天獨厚,「不管世人如何評論」,他說他會記得自己有過燦爛的演奏生涯。

看了他們的故事,想起另一個故事。法國名導演尚雷諾在自傳中寫道:「現在我能有這種自認值得驕傲的個性,老實說,是有各種複雜的原因「幼稚園時那些誠摯的朋友們;閱讀的第一本小說中的主角;甚至表哥所養的那隻獵犬……。」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