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提升競爭力 提升競爭力 策略執行力實戰6天班,倒數計時,即刻報名

大和解的推手

林志恆
user

林志恆

1996-02-15

瀏覽數 13,500+

大和解的推手
 

本文出自 1996 / 3月號雜誌 第117期遠見雜誌

聽膩了叫囂式的衝突,看倦了壁壘分明的對抗,一杯和解咖啡,為近年「只破不立」的政治格局,注入新的思考。

儘管反彈、質疑聲四起,民進黨內重要大和解「推手」,依舊奔走在派系、山頭勢力間,一場接一場的座談、演講,推銷和解理念。

是策略、是權謀,還是更大的包容與關懷?當民進黨與新黨伸出「和解之握」,其撞擊出的思考空間,可能早已跨越台灣幾十年來的恩怨歷史。

透過和解的手,正進行著一場場可能的政治實驗;也許在野黨聯合,制衡執政黨;也可能民進黨與國民黨結合,以「本土性」作為聯合陣線主軸;若台灣島內各族群能和解,最後則是與中國大陸和解……。

然而戒嚴時期,曾經是帶頭衝撞的抗爭者;選舉期間,曾經是激起對立的催化者,是什麼時空環境,使昔日的街頭運動人物,轉化為今日的和事佬?

適逢故宮百年,快帶小朋友來基隆塔參加《穿越故宮大冒險 大小書粉高空派對》吧!

等待落地生根 

從美麗島事件到推動大和解時代,民進黨主席施明德形容這是他一生中最美好、最喜悅的兩件事,然而這位當年被黨外喻為「戰神」的狂飆人物也坦言:「要跟新黨握手,甚至跟代表黑金的國民黨握手,我真的沒有辦法釋懷,為什麼要跟這些人握手?我掙扎過,也厭惡過,花了好幾個月說服自己,但還是走過來了。」

的確,要超越政黨間長年累積的成見,必定有更強勁的驅動力。

當施明德發現,外有中國大陸威脅,內有黑金、族群問題,而不能依賴一個黨解決時,他認為,民進黨必須選擇走更寬廣的道路。民進黨秘書長邱義仁則在這兩三年,理解了外省人的心境,在黨外時期曾被形容為「辛辣的番仔薑(辣椒)」、「生毛帶角的刺蝟」,如今已能以更圓融態度,嚴肅面對族群問題。

然而,相同的大和解,卻有不同的理解。民進黨立委林濁水認為,與新黨喝咖啡,是統派的大潰敗;建構「大聯合政府」理論基礎的民進黨選舉對策委員會執行長游盈隆,則從學術理論解釋,台灣三次歷史性和解的必要性(分別是解嚴、族群和解,以及與中國大陸的和解)。

只不過和解這條路卻走得艱辛,經過幾番交鋒,在總統大選前夕,相對於主權獨立訴求,在民進黨內部,「大和解」暫時堰旗息鼓,也許「大和解」的種子,在等待選戰硝煙四散後,一個落地生根發芽的機會。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