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部台灣黑熊教育館最近在臉書上公布了一段台灣黑熊在屏東山區吃蜂蜜的影片,影片中不但清楚記錄下黑熊尋覓蜂箱、吃蜂蜜的身影,兩位蜂農還興奮分享他們看到保育類動物可以被保留下來的心情,屏科大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所長黃美秀在臉書上說「人們的正確認識與包容,決定一隻熊的命運」。
去年10月底,在大約海拔400公尺的屏東山區,有蜂農發現蜂箱連續兩天遭到不明破壞,懷疑是「有熊出沒」,他們沒有打草驚蛇、也沒有伺機圍捕,而是通報台灣黑熊保育協會,「黑熊媽媽」黃美秀立刻帶著研究團隊前往了解。
黃美秀說,黑熊其實很怕人,也很機警,通常會避開有人的地方,這次會出現在不該出現的地方,應該就是為了食物而來,因此她建議蜂農先把蜂箱移開,研究團隊並在現場架設3台自動攝影機,入夜之後,果然拍到毛色亮麗的公熊尋找蜂蜜的身影,之後黑熊發現蜂箱已移走,就未再出現。
研究團隊並將農友發現蜂箱遭破壞、黑熊吃蜂蜜及通報的過程製成影片,影片曝光後,再度引起民眾對台灣黑熊保育的重視。
黃美秀說,過去部分民眾可能因為害怕,聽到有熊出沒,可能採取其他的方式因應,但其實黑熊習性機警且隱蔽,大多對人類採取趨避的反應,研究團隊透過影片希望可以傳達更多的正能量,一旦遇到黑熊,可以立即通報相關單位,避免不必要的衝突。
影片中特別提及,目前野外的台灣黑熊族群估計不到600隻,一位蜂農還幽默說,當初發現蜂箱疑遭熊破壞時,還有人討論「要不要聲請國賠」,後來拍到黑熊,並成功引開黑熊,更讓蜂熊興奮,好像對保育也盡了一分心力,連網友都大讚「黑熊牌蜂蜜」,純到連黑熊都欲罷不能。
(圖/翻攝自台灣黑熊保育協會影片;本文轉載自2018.1.3「聯合新聞網」,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