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大和解咖啡狂想曲

臧聲遠
user

臧聲遠

1996-01-15

瀏覽數 16,050+

大和解咖啡狂想曲
 

本文出自 1996 / 2月號雜誌 第116期遠見雜誌

一杯大和解咖啡,讓台灣喝出兩黨政治;一邊是咖啡黨,一邊是反咖啡黨。歲末年初,正值送禮旺季,反咖啡黨的送禮守則第一條,據說就是「向咖啡說不」,以免背負為咖啡亂黨張口之嫌。咖啡何罪?政治其罪。

打開歷史,以咖啡畫分敵我,古已有之。美國獨立革命,從飲料學的觀點,可說是咖啡與茶的戰爭。獨派號召美國人杯葛英國茶葉,改喝美洲本土出產的咖啡,結果喝出北美十三州大團結,也喝斷了英美的殖民臍帶。

十七世紀時,回教的奧圖曼土耳其帝國,慘烈攻伐歐洲的基督教國家,雙方戰線一路延伸為咖啡與葡萄酒之爭,土耳其人嗜咖啡如命,做丈夫的若不能滿足妻子的基本咖啡需要,在法律上甚至構成離婚條件。歐洲人恨烏及屋,視咖啡為魔鬼的飲料,喝咖啡的人也被當成異教徒迫害。

話說有一天,教皇克里蒙特八世決定親自領教這魔鬼飲料有何魅力。他小啜一口,大為驚歎:此瓊漿怎可由異教徒獨飲?於是立即為咖啡施以洗禮,讓它改皈依基督教。

被咖啡統一了

土耳其人沒能征服歐洲,咖啡豆卻做到了。音樂之父巴哈以宗教樂劇頌讚上帝與聖徒之餘,不忘為他的愛豆寫一部「咖啡清唱劇」,裡面歌詠道:「啊,多美味的咖啡,比一千個吻更可愛,比葡萄酒更甜美,我不能沒有我的咖啡。」兩個水火不容的宗教,竟然讓咖啡給統一了。

還有什麼比咖啡更適合做族群和解的象徵?追溯它的身世,可以發現當今世界百分之九十的咖啡樹,本是同根生。一七二三年,法國海軍軍官德楚偷走荷蘭人送給路易十四國王的一株咖啡小苗,把它帶到美洲外海的法屬群島。途中遇到颱風,飲水眼看告罄,德楚冒著自己渴死的危險,為小樹澆水。小樹很爭氣,繁衍成美洲億萬咖啡樹共同的祖宗,德楚也被比擬成神話中盜火至人間的普羅米修斯。

然而,就好比同一個民族,漸漸衍生出許多地域性的方言族群一樣,德楚的咖啡樹,在不同的風上,也衍生出風味各異的品種。有的偏酸,有的偏苦;有些醇,有些澀;有的帶茉莉香,有的散發藥味。除了牙買加的藍山咖啡外,若您沖泡出香醇甘美的咖啡,就一定要調和數個品種,而比原則上以風味相反的咖啡豆為佳。有人說,咖啡的藝術,就是調和的藝術。

適逢故宮百年,快帶小朋友來基隆塔參加《穿越故宮大冒險 大小書粉高空派對》吧!

這不正是族群相處的真諦嗎?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