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工智慧年會第二天,來了超過2200人,現場座無虛席,甚至有不少人甘願站著,只為聆聽人工智慧圍棋程式AlphaGo幕後推手黃士傑的演講。作為DeepMind資深研究員,黃士傑是AlphaGo團隊中,唯三能演講的成員。而這也是他第一場公開演講。
黃士傑大學畢業於交大資工系,碩、博士則就讀師大資訊系。2010年,他用以太太「Erica」為名的圍棋程式,奪下電腦奧林匹克19路圍棋冠軍。
奪冠後,黃士傑目前的主管,也是DeepMind的靈魂人物希爾佛(David Silver)便寫信問他,願不願意加入DeepMind。2012年11月,黃士傑順利進入DeepMind,成為編號40號員工,開始了發展AlphaGo之路。
一路看著AlphaGo不斷進化,黃士傑透露,他其實有四個特別興奮的時刻。
第一個興奮時分,是AlphaGo贏了韓國棋士李世乭第一盤時,「我們整個團隊真的都非常高興!」當時,DeepMind執行長哈巴畢斯(Demis Hassabis)還在推特上說,這簡直是登陸月球,這是團隊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
第二和第三個興奮時刻,分別是操作AlphaGo Master的60局棋結束,以及今年5月在中國烏鎮,與世界棋王柯潔對弈時。
黃士傑指出,他小時候就愛下棋,用Master和台日中韓的高手對弈,簡直是完成了崇拜偶像的心理。也有許多熱愛圍棋人的夢想,是和柯潔下一盤棋。
有趣的是,黃士傑是利用放假返台,關在房間測試AlphaGo的升級版 AlphaGo Master。記得他常把自己關在房間,除了吃飯,就是下棋,一天要下上10盤,遇到媽媽來敲門,他還要媽媽「先讓他專心一下」。
(圖/演講中,黃士傑與聽眾們一一分享一路看著AlphaGo不斷進化的興奮時刻)
至於最後一個興奮時分,是開發出超越AlphaGo的AlphaGo Zero圍棋程式時。AlphaGo Zero將所有人類圍棋知識拿掉,只給棋盤,不給任何圍棋概念,是深度學習和強化學習的更強化版。但Zero只花了短短三天,就走過人類幾千年圍棋研究的歷程。21天達到AlphaGo Master的程度,40天後,棋藝超越了Master。
有同事問黃士傑,Zero把人類圍棋知識都拿掉,他心情如何?畢竟他就讀博班時,常為了Erica寫程式、抓bug,一路忙到半夜。
黃士傑坦承,一開始心情是複雜的,但後來就理解到那是趨勢,「如果會造成AlphaGo的阻礙,就該被拿掉。AlphaGo Zero對電腦圍棋研究,是個很好的收尾。」
(圖/黃士傑說:「AlphaGo Zero對電腦圍棋研究,是個很好的收尾。」)
加入Deepmind五年,黃士傑最大的心得,是「人因夢想而偉大」。他剛進Deepmind時,一下子被丟到全英文環境,還被說過聽力、表達能力要加強,「其實不只是英文,到Deepmind後,我整個人對AI的認識,逐漸加深。」
他認為,同事們都有清楚的夢想,不是只做出專精單一領域的AI就好,他們還希望做出普世性的AI,讓世界變得更好。而黃士傑也不甘示弱,「有夢的不只是同事,我解bug就是希望做強的圍棋程式。」
因此,對於今年AI浪潮興起、AlphaGo獲得世界關注,引來一些AI威脅人類的言論,黃士傑特別比較了AlphaGo與2016年李世乭和今年柯潔兩次對弈的差別。
他提到,AlphaGo和李世乭對弈時,他能明顯感受到李世乭為人類而戰的壓力。為了不影響李世乭,他盡力保持謹慎、嚴肅,連廁所都不敢上,水也不敢喝,就是不希望影響李世乭太多。
但到了與柯潔對弈時,氣氛就很愉快,極具有建設性,柯潔甚至對他說,很榮幸與AlphaGo下棋,「那就是一起進步的過程,AI是工具,是要與人類合作,不是威脅。」黃士傑強調。
(圖/台灣人工智慧年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