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和台南市是一起開始發展的,以前台南還比台中繁榮,但是經過這十年來,稅收、人口各方面,台中都比台南發展得更快。
我想這有幾個因素,第一個是地理位置,台中是中部五縣市(苗栗縣、彰化縣、台中縣、南投縣、台中市)經濟、文化、消費的中心。台中變成放射性的都會中心,這幾個縣市的交通,都以台中為交會點,條條大路通台中市,變成一個樞紐。
因此,台中市有一個地方很特別,台中市長還要兼果菜市場、肉品市場、漁市場的董事長。台中不僅是消費中心,也變成貨物交流的中心。
從經濟上來看,我們有一個工業區,有六百多公頃,裡面的從業人員有幾萬人。我們還有一個世貿中心,全台灣只有兩個,一個在台北,高雄都還沒有。我們台中市的消費能力很強,金融機構的存款超過一兆,這很驚人。台灣省來講,每個家庭所得,還是台中市最高。我們百貨公司的密度,也是全台灣最高。台中市總預算裡面,自有財源有七0%,有的縣市還不到二0%。
再從文教來講,我們台中市有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有省立美術館,我們還有兩個文化中心,大專院校有十三所。我們台中市大專生的比例最高,比台北還高,高雄市一千個人裡面,唸大專的才十幾個,台中就有一百多個。藝文活動的表演場次和參與人數,我們也是第二位。
台中市的建設可以發展得那麼快,市地重畫功不可沒。我們這幾年用重畫的方式,一共有十二期,開發一千多公頃的土地,用編列三套特別預算的方法,開闢了七百多條道路、七八十座公園,以前的無尾巷都沒有了。此外,也開闢了第三期工業區。
有人批評我,說我好大喜功,開闢了幾百條道路,如果我沒有開闢那幾百條路,台中的二十三萬輛車子,還有每年成長的兩萬輛車子,不知道要放在哪裡,單單停車的經濟效益就節省了五百億。
我做市地重畫,替市政府創造了一千多億的經濟效益,為民間創造幾千億的財富,我們台中市民儲蓄率最高,都是這樣來的。政府當然要圖利百姓,這是雙贏的政策,為什麼不做?
外面人不了解重畫,包括我這個案子(因十期重晝案涉嫌圖利地主被起訴),重晝政府一塊錢不花,就取得公共設施的用地,重畫區裡面的公園、學校,大部分都是用重書的經費來蓋的,這不是很好嗎?政府每年的預算,單單吃飯錢就占掉一半了,如果靠政府每年的本預算,一年能購買多少公共設施用地,能蓋幾所學校?根本很有限嘛。
要拿出客觀數據
說我圖利,老百姓本來就因為有益,他才會來參加重畫,重畫也是新的市區才可以,舊市區怎麼重畫?這是光明正大,藏富於民。連宋楚瑜,我都對他講過重書的含意,最重要的是老百姓沒有抗爭。不然你今天要拿到一塊公共設施用地,老百姓罵死了。
外面說台中市政府在領導炒地皮,但是我們老百姓沒有抗爭啊,他只是發牢騷說政府賺太多了。政府原本就是要為民眾福祉,當一個政策對民眾福祉最有保障的時候,有些人為什麼要用另外一種眼光來看?現在很多地方都在學台中,彰化縣長阮剛猛見面就稱呼我師父。市地重畫這個台中經驗,我還是很引以自豪,大家拿客觀數據,整個來做比較才公平,台中人口為什麼增加那麼多,為什麼財富成長那麼快?
很多人說台中是火燒城、風化城,這個是整個台灣的問題,一個都市裡面總是有各種行業,台中市商業區嚴重不足,按照法律規定,我們應該可以有八百多公頃的商業區,現在才只有四百多公頃,可是我們有超過一百多萬人的經濟活動,所以才形成嚴重違規的商業活動。
台中市唯一可惜的是,當年日據時代開始做都市計畫的時候,規模太小了,才規畫十五萬人。規模太小,街道都是棋盤式的,變成缺少大氣魄,比較小家碧玉。
但是,台中未來還是有發展空間,我們後面還有一千多公頃土地要開發。但是交通要先解決,水湳機場太小了,清泉崗機場應該要撥給民航機使用,先從國內機場開始,然後再變成國際機場。台中港要規畫成到大陸通航的境外營運中心,還有大肚山山坡地的開發利用。這些單單靠地方政府是不可能做到的,這些大政策是國家政策,中央應該以台中市作核心,做一個台中區整體的區域計畫。
(蕭富元採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