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風格
康寶絹印畫如實逼真,未經修飾,也不見如豐富生動的筆觸那樣「擬藝術」的痕跡。沃荷一改畫風,力求「原汁原味呈現」,卻也因此惹怒大眾和評論家。許多人看了深感奇恥大辱。這人該不會只是複製濃湯罐頭包裝吧?他的畫法常被人解讀為冰冷虛無。雖然如此,沃荷堅持主題不加以修飾,著重「自然之美」。
沃荷稱德.安東尼歐是「我認識的人中,第一個視商業藝術為真正的藝術、視真正的藝術為商業藝術的人」。沃荷看見了康寶濃湯商標之美,欣賞其簡潔大膽的用色,堪稱經典的古樸字體。他深信品牌迷思:一碗湯、一杯甜死人不償命的飲料,包你喝了樂無比。只要是美國公民人人都有份,身為移民後代的他對此也讚不絕口。套他的話來說:「美國這個國家最偉大的地方,是它開風氣之先,提倡最富有跟最貧窮的顧客買的東西基本上沒什麼兩樣。打開電視,看到可口可樂就知道總統喝可樂,伊麗莎白.泰勒也喝可樂,想一想就明白你自己也喝得起可樂。」
普普商店
一九六二年,沃荷首度舉辦了普普個人展,展出三十二幅康寶濃湯罐頭全系列口味。他在個展上呈現出品牌商品從堆在工廠地上,到擺上超市貨架的生命歷程。他仿效生產線作業,所有產品都大小如一(絹印畫的尺寸為二十乘十六英寸),從基本款的番茄濃湯到創新口味巧達起司濃湯,將所有康寶濃湯口味一網打盡。展覽陳設仿照超市陳列,每幅絹印畫各自立在自己的架上,三十二種口味排排站,宛如整齊排放的食品雜貨。別忘了沃荷的童年正值經濟大蕭條,全系列商品招搖擺出,富足無虞的氛圍一覽無遺。
康寶濃湯系列畫作想表達的核心意義是令人玩味的千篇一律:每幅畫都如出一轍,也極為擬似真實的罐頭。沃荷是精通複製的大師,他相信複製本身能給予人慰藉。沃荷小時候會數到家門口的樓梯有幾階。他收集古董,喜歡成堆購入:萊辛頓大道搞不好有間房間堆滿了未開封的糖果袋。
圖說:《康寶濃湯罐頭》(Campbell’s Soup Cans)
安迪.沃荷,一九六二年
三十二幅帆布合成樹脂漆畫,每幅20 × 16 英寸(50.8 × 40.6公分)
現代藝術博物館,紐約。艾文.布朗姆(Irving Blum)捐贈;洛克菲勒遺贈,威廉.博登夫婦贈(Mr. and Mrs William A. M. Burden),艾比.奧德利奇.洛克菲勒基金會(Abby Aldrich Rockefeller Fund),妮娜及高登.邦夏(Nina and Gordon Bunshaft)贈,以資紀念亨利.摩爾(Henry Moore),莉莉.布里斯遺贈(Lillie P. Bliss Bequest),菲利浦.強森基金會(Philip Johnson Fund),法蘭西斯.克奇遺贈(Frances Keech Bequest)。Acc. N.: 476.1996.1-32。
本文節錄自:《This is 安迪.沃荷》一書,凱薩琳‧英葛蘭(Catherine Ingram)著,安德魯‧萊伊(Andrew Rae)繪,李之年譯,天培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