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校園走在趨勢前端!實務知識打造工業4.0前景

高雄第一科技大學實習率百分百!

魯皓平
user

魯皓平

2017-10-31

瀏覽數 31,850+

校園走在趨勢前端!實務知識打造工業4.0前景
 

隨著工業4.0的發展,未來的工業早已漸漸跳脫傳統、老舊的刻板印象,在機械電腦化、數位化和智慧化的過程間,整體工業技術讓銷售與產品體驗統合創新,更在智慧型整合感控系統及物聯網的發展上,交織令人耳目一新的產業革命,這不僅僅是自動化,而是整條價值鏈的服務與改變。

簡單地來說,工業4.0就是讓你的商品可以連上網,更在上網的過程中,了解產品製造、生產、使用等各種數據,當業者能活化這些資訊,服務與品質絕對超乎你我想像。

智慧製造實作工場 帶領學生走在前端

為了走在時代前端、帶領學生更加理解產業之脈絡,高雄第一科技大學工學院特別打造「智慧製造實作工場」,建置示範智慧生產線,讓學生能了解未來工廠的生產流程,更有機會參與其中。林栢村院長說,除了在學時便積極強調實務重要性,更以產學合作、專案企劃之方式,鼓勵學生早日與職場接軌。

林栢村表示,現代學生常常遇到的問題,大多都是學了一大堆學術、學理知識,但是碰到問題時卻不知道該怎麼運用,「於是學校從問題導向的方式引導學生,去工廠學實作的東西、實際操作實務,讓理論與實務結合,才是學習的根本之道。」

校園走在趨勢前端!實務知識打造工業4.0前景_img_1

重視實務 強調實習重要性

林栢村分享,在工學院核心課程、企業實習、專題實作、就業輔導的過程中,就是一步步地引領學生認識產業的生態。除了現場實作,了解模具生產流程、設備運用,並針對模具開發問題建構資料庫,設計、分析、製造等,每個流程都不馬虎。

也因為學生配合很細膩、長久以來建構的關係和信賴感,高雄第一科技大學工學院的學生是許多知名企業的合作公司,漢翔、工研院等更對學生讚譽有佳。

像是在「智慧製造實作工場」中,學校即引進「智能沖壓示範生產線」,從沖壓模具數位化開發、沖壓材料數位化監控、沖壓製程數位化監控、智能化方法語系統開發等,都讓學生能清楚掌握。

林栢村舉例,例如在沖壓時,如何率先利用各種不同的數據與模擬,預測出沖頭可能即將磨損的時機,或學校學生與企業在專案合作的計劃上,創造出領先業界的「有微結構沖頭」,這都是高雄第一科大最引以為傲的地方。

林栢村說,「工業4.0,就是要把每個狀況都詳細了解,從系統中看出生產資料並分析、比較,找出最正確的模式,最後融入一些理論、智慧化的手法,建構產業的樣貌。」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校園走在趨勢前端!實務知識打造工業4.0前景_img_2

產學雙向合作 實習相當於試用期

他強調,高雄第一科技大學最大的優勢在於,學校規定「所有」大學部四年制學生必須完成實習才能畢業,落實「實習百分百」的重要性。透過實習課程,讓學生親自體驗理論與實務結合之關鍵,並培養學生良好就業心態及技能。分別有暑期實習課程、學期實習課程、專案實習課程、專題實習課程等。

「實習就相當於就業前的試用期,在有薪餉的鼓勵下,實習報酬有利於學生更願意積極學習,而企業也可省下人才培訓費用,穩紮穩打的訓練,學生都有可能在將來成為企業之中流砥柱。」 

此外,在智慧製造之前,學校即以強調「跨領域」及「實作」的多元實作能力,提供師生動手做、試錯、實踐創意的環境與資源。

值得注意的是,在工學院及電機資訊資學院共同開設下,首創將創設、營建、機械、電子、電通、環安實作實習列為大一生必修,強化工程師基礎能力,兩院一年級生將100%參與課程。「以機械系為例,除能學到本科系的專業能力,另外還能補強營建系、電通系、電子系及環安系基礎能力的不足。」

林栢村笑說,當年學生時期的他,在大一就自主積極實習。「那個年代幾乎沒有人在實習的,不過我大一時還第10名,實習後大二變第1名,我才深刻體悟到實習對學生學習上的改變與影響力。」

他強調,「因為你在課本上遇到的問題如果沒有實際解決,那並無法構成你的知識!」

(第一科大廣告企劃)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