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上的輪調,對公司長期可能有利,但對公司主管則會增加負擔。因為當員工工作重新調配時,員工就成了新手。主管除了要負責指導外,且有發生錯誤的壓力,所以各單位主管並不熱中輪調。但是輪調對員工來說則是一項重要的投資,切莫忽視。
假如你是個新聞記者,每過兩年,你應該主動要求總編輯,讓你換新聞路線。久之,你就會熟悉各部會及地方政府的業務。而且每次調整新聞路線,你就要換一套裝備,充實自己。
如此一來,當有一天你擔任採訪主任時,對各種路線新聞的採訪,都會瞭如指掌,不但不會被部屬牽著鼻子走,且可對採訪記者給予指導及支援,你就會成受人尊敬的採訪主任。
這就是工作輪調給你的磨練所致,否則如只待在一項工作上,那條路線的新聞,你固然很老練,但是別的就十分生疏了,於是,採訪主任的位子不會輪到你,即使輪到你,你也不容易勝任愉快。
有個朋友在稅捐稽徵處擔任印花稅稽徵工作,他辦印花稅辦了三十幾年,直到他退休都沒有換過工作。你問他別的稅,他雖不至於一竅不通,卻十分生疏。很多退休的稅務人員,常能在民間企業找到一份工作,因為民間包案多需有經驗的稅務專家,協助他們做租稅規劃,可是這位印花稅專家卻無人聘用,因為企業界沒有那麼多印花稅要辦。
這樣的人,不僅退休後難藉自己工作長處再謀生路,在工作崗位上也難有升遷之機,因為我們很難接受,一個只懂得印花稅的稅捐稽徵處長。
我們每接受一項新的工作,接受之初的一段時間都是在職訓練,訓練是一種投資。工作輪調使我們有機會不斷地在職訓練,不斷地自我投資而成長。
我曾在大學教過會計學,當時用的都是英文教科書,習題又多,準備起來頗不簡單。因此每當討論要不要換新書的時候,老師們都有些猶豫。但是我的感覺是,每換一次新書,準備工作雖需重頭來過,可是自己也進步不少。如果能更換他種會計學,如成本會計或管理會計教教,準備工作當然更辛苦,但自己的進步亦必更多。這就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進步是不會從天上掉下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