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個美食家,卻喜歡從食物挖掘地方的歷史。食物是認識一個地方的最佳方式,它記載了地方的繁榮、興盛、生活軌跡以及生活的樣式,一道道鮮香甜辣的菜餚,都是一頁頁的在地活歷史。我帶雙筷子,在台灣小鎮穿梭旅食,吃遍精彩老店,聽了一個又一個小鎮故事,然後提筆寫下台灣的輕歷史。
書寫了十多年,我回到南投家鄉。剛開始有些近鄉情怯的陌生與疏離,但走出巷口點一碗南投意麵,滑順香醇的意麵入喉,頓時舒活了稍嫌僵硬的四肢,更觸動了內心沉潛的家鄉情感。再到竹山媽祖廟口點顆肉圓配豆腐湯,湯裡的三角形豆腐塊,跟媽媽從外婆那兒學來的切法如出一轍,這才恍然大悟,原來家鄉飲食的脈絡就是這麼代代相傳而來,在日常生活中徐徐添加歷史的香料,豐厚了菜餚的滋味,慢慢燉煮成熟悉的家鄉味。就像離家多年的遊子歸來,打開家中櫃子,習慣的吃食、代代相傳的生活點滴等,溫潤的過往一一襲來,溫暖而親切。
雖然自小學畢業後就離開南投,在不同城市求學、就業、遊歷多年,南投在我心中依舊是個很特別的城市。不靠海又多山,山與河將縣市切分為好幾個小區,過去交通不便,讓各鄉鎮都發展出與鄰近鄉鎮截然不同的生活樣貌。
加上位處台灣中心,從其他城市出發,都約莫三個小時能抵達。你只要設定好一個主題:日月潭單車一日遊,或是水里小鎮的老街買饅頭、草屯擁抱千年大樟樹;時間允許,就到信義、仁愛鄉來趟山區小旅行。一日遊、二日遊,只需要一個起心動念,就能到南投「鬆一口氣」。
到了南投,得把心放軟,早起去當地人氣最旺的傳統市場走走,找間老店,吃應該吃的,而不是喜歡吃的,用舌尖品嚐在地的歷史,聽聽當地人的聲音,那是最原始、最道地、最有滋有味的在地風格。
這些年來的輾轉遷徙,讓我體悟:「人是需要孤獨的」。離開熟悉的大城市,開啟一個人的旅行,在旅途中享受獨處的寧靜,打開五感,品嚐周遭氣味所帶來的悸動,把孤獨沉澱、內化為自我成熟的養分。五感將是你最好的旅伴,而南投,則會是最適合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