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提升競爭力 提升競爭力 策略執行力實戰6天班,倒數計時,即刻報名

羅浮記事-專訪羅浮宮館長羅森伯格

遠見編輯部
user

遠見編輯部

1995-10-15

瀏覽數 14,200+

羅浮記事-專訪羅浮宮館長羅森伯格
 

本文出自 1995 / 11月號雜誌 第113期遠見雜誌

問:您在職羅浮宮已有三十八年,在這許多年間,羅浮宮有什麼里程碑的改變?您去年上任後,又有什麼新氣象?

答:一九八九年羅浮宮廣場上建造了玻璃金字塔,做為博物館參觀人口,應該可以算是一個里程碑。羅浮宮以前是法國的宮殿,是絕對優雅與古典的代表。玻璃金字塔當初建造時,曾經引起許多爭議,大家也不太習慣這麼古典的建築物中有這樣新潮的建築,不過現在看來,它的確是帶來了新的精神,就好像傳統為現代開了一扇大門一般。

至於我上任之後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確使從一九八三年開始的「大羅浮」建造計劃,可以於一九九七年大功告成,讓羅浮宮帶著新的精神進入二十一世紀。這個計劃將耗費六十億法郎,是法國政府的文化雄心,會把羅浮博物賠的宮廷歷史特質修正得更有現代感,羅浮的面積也將增加七萬平方公尺。

現在,原先在羅浮宮側翼的法國財政部已經遷出,重新整修成為「利希留館」,將會加入評多新主題展覽室,過去停滿財政部員工小轎車的停車場,就已經成為新的雕塑展覽場。問:您提到羅浮宮二十一世紀的精神與大羅浮計劃所要帶出來的現代感,指的是什麼?

答:就像我不斷說的,我們希望每個來羅浮宮的人,都能帶著欣喜愉悅的心情觀賞世紀偉大之作。要達到這個目的,羅浮博物館要與大家一同進步,最主要的是讓整個博物館更人性化、更舒適、與民眾的互動更多,而且在不斷創新中又能保有傳統的特色。簡單的說,就是讓羅浮走入群眾。

例如,一年半前羅浮宮引進了全世界第一套數位錄音導覽系統。還有,早年來參觀羅浮宮的人,可能會覺得整個博物賠的顏色很沈暗,空氣又很差,未來,你們將會看到新鮮的橄欖綠、鮮紅與嫩黃等等較現代感的色系,出現在不同的展覽室;許多的寶物也不再壅塞在一個房間,而是根據現代博物館學的理念,包括空間、光線、陳設、參觀動線等都重作安排。我們也預備了小朋友的活動室,讓有需要的父母可以專心參觀博物館。

更重要的是,我們現在成立了一個長期的民眾意見調查中心,希望可以持續了解大眾對羅浮的反應與需求。

問:法國一半以上的文化寶藏都在您的管理之下,應該是個很大的挑戰吧?

答:如何面對每年超過五百萬的參觀人潮,的確不太容易,不過我並非孤軍奮戰,羅浮是個有一千六百名工作人員的大團隊。

問:這麼多的員工怎麼管理呢?

答:我個人扮演的角色十分微薄,最主要的就是傾聽員工的需求。

親近藝術品

問:以您之見,一個成功的美術館或博物館的定義是什麼?

答:我想很重要的一點是讓人進入其中時,能因為欣賞而感動,甚至忘卻煩惱。如果擁有許多寶藏,卻沒有人的共鳴,那就變成了藝術品存放的銀行。當然,要達到這個標準,博物館和參觀的民眾需要一起下工夫。

其實,現在的美術館分兩類,一種是人滿為患型,一種是空空蕩蕩型。羅浮屬於前者。對我們而言,成功的定義不是創造人潮,而是如何創造觀眾的忠誠度,讓來過的人願意再回來,讓來的人不只是跟著一大堆人走來走去,而是既有欣賞美的事物的喜悅,又有教育的價值。這也是我們要改造大羅浮的重要原因之一。

《造山者》拍出台灣半導體的人情與選擇,7/31空中沙龍帶你聽見幕後真實|立即報名>>

問:現在是速食文化與大眾娛樂媒體稱霸的時代,精緻藝術如何與現代人對話?

答:缺乏藝術概念的群眾的確是占多數,法國人也不例外。博物館所扮演的角色,應該是一個引導與補充的單位,更重要的是學較對於美學與藝術教育的配合,沒有教育的播種,面對藝術品時,觀光客還是會遠多於欣賞者。像法國學校的藝術教育就仍待加強。

不過話又說回來,經過時間考驗的藝術品,永遠都有感動人的力量,絕對不可能過時。像包括年輕族群的法國觀眾,這幾年參觀羅浮宮的人數不降反升,應該就是很好的證據。我們還是可以藉著一些專題展、演講、影片介紹等,幫助人們去親近他們較不熟悉的藝術品。為了培養明日的群眾,我指的不是走馬看花的人,我們也計畫以很便宜的參觀年票鼓勵二十六歲以下的年輕人養成習慣,多多走進博物館。不管怎樣,人來了就是對話的第一步。

羅浮宮目前的參觀群眾中,約有二%是來自台灣、香港、新加坡等世界各地的華人,相信以後也會更多。

問:除了學校教育之外,您覺得個人對於美或藝術的欣賞能力如何培養?

答:這不是一個容易回答的問題,不過我認為「問問題」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你不只要看,還要想。今天如果是我來參觀羅浮宮,我會一次只挑兩三幅作品,站在作品前面,想想:它是什麼年代產生的?它的作者是怎樣一個人?如果是一件古希臘的雕塑品,為什麼它今天會出現在羅浮宮?……,你越問問題就會愈感興趣,愈感興趣就會愈了解。而你愈進入一件藝術品的世界,你就愈能從中獲得喜悅。

有人看一幅晝,會在畫前站十分鐘,仔細的觀賞,再轉過身,背對著畫,寫下觀察到的重點,再轉過來看,又會發現自己遺漏的地方,這也是個訓練眼力很好的方法。

還有,太古老或太新的藝術通常比較難入門,有心的人不妨考慮從印象派的作品開始認識。

支持藝術

問:除了教育與個人的努力,您覺得政府的文化政策可以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答:最重要的就是經費。再來就是政府能嚴肅的將藝術欣賞活動視為文化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法國的財政部能夠遷離羅浮宮,就是因為我們的政府與國會都十分支持。

問:台灣民眾出國參觀世界各大博物賠的機會愈來愈多,怎樣能更有收穫,可不可以提供一些建議?

答:不要貪心。如果你們來參觀羅浮宮,最好一天參觀的時間在兩個小時左右,一次看三個館就可以了,多了只會適得其反。當然,每個國家有名的大博物館,都絕對值得你多花幾天、慢慢的看、好好的想。

(孫秀惠採訪整理)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