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屆B型企業亞洲年會,《遠見》特別專訪兩家企業,巴西的Via Gutenberg和南韓的EverYoung,兩者共通關鍵字是「高齡者」。
根據估算,台灣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在2018年即將超過14%,跨入高齡社會,2026年將再超過20%,成為超高齡社會。人口高齡現象將帶來的社會改變不容忽視。來看看這兩家B型企業做了什麼。
B型企業模範1〉巴西Via Gutenberg
不同角度看老化 讓老人解決老人問題
巴西,聖保羅(São Paulo)、坎皮納斯(Campinas)、馬林加(Maringá)等地,每月總有一個晚上,會分別舉辦30人左右的小型聚會,會中共拋出六件提案,大家交換觀點。宛如一場小型創意簡報提案賽。
參加者沒有年齡和專長限制,唯一的共同點是將主題環繞在銀髮族,探討人口老化後的種種問題如何創新解決。這樣的活動被稱為LAB 60+ Café。發起人是現年43歲的塞拉皮歐(Sergio C. Serapião)。
今年8月10日他剛舉辦完第四屆銀髮盛會(Longevity Festival)。三天會期,主題聚焦於高齡者,包含年長者的生活、健康、就業、商機等,形式有簡報、論壇、工作坊、互動遊戲。參與者不限年齡,但銀髮族居多。連現場工作人員也很多60歲以上的長輩。
塞拉皮歐如此關心高齡議題,因為他相信,老人不該被視為社會問題。
五官深邃、留著山羊鬍的塞拉皮歐,2003年創立顧問公司Via Gutenberg,協助企業找出經營問題的同時,發現許多問題都與人口老化相關。
2014年他決定發起LAB 60+運動。在巴西6座城市設置LAB60+ Café據點,舉辦創意提案聚會。三年來,平均一城市一個月辦一場,參與人次達7000人。
塞拉皮歐透觀察,許多巴西家庭存在60歲、80歲、100歲「銀髮三代同堂」的現象。然而巴西人超過60歲仍在職的僅3%。老人如何照顧老人,衍生許多社會問題。
開課讓長者了解自我能力
為了支持銀髮族重回職場,塞拉皮歐針對50~65歲銀髮族開設課程,協助他們了解自我能力,找出事業第二春。
他為銀髮族歸納出三種具有社會價值的「新職場角色」。
第一是與大學合作,讓長者擔任大學生的生命導師,輔導年輕學子。
第二是電話客服,具備豐富歷練的長者,更能成熟處理各種疑難雜症。
第三種是輔導長輩,成為B型企業的諮詢顧問。這樣的工作尤其適合在退休前擔任企業高階主管的長者。
不過,大學和企業,若需要找長輩來當學生的人生導師,或是雇用客服員也可以自己做,為什麼需要透過Via Gutenberg?
塞拉皮歐定位自家企業的角色,正是扮演雙邊橋梁,協助兩方做好準備。「我們絕非要求長者歸零重來(reset),」塞拉皮歐強調,特色是協助銀髮族重新定義自我既有能力,讓他們意識到社會潮流跟挑戰,挖掘出如何應對之道。
啟發塞拉皮歐看待銀髮族的新想像,部分原因其實與他的祖母有關。
他父親是位成功的企業家,卻不幸很早過世。他和祖母的感情特別深。塞拉皮歐很愛找祖母聊天,從她口中學到很多事,即使在祖母滿布皺紋的臉上,他依然能看到美。
多年後,他回憶著與祖母相處的點滴,恍然大悟,別只是想著能給長者什麼,有時候應該是要求他們給。找到能讓長者發揮的價值,才能讓他活著,而不是「只是沒死」。
Via Gutenberg已通過B認證。如今投入銀髮革命(Longevity Revolution)已成為他想實現的重要願景。
B型企業模範2〉韓國EverYoung
科技公司專聘高齡者 競爭力遠勝年輕人
電影《高年級實習生》(The Intern)2015年上映,描述高齡退休男在紐約時裝新創公司擔任實習生。一位長輩進入新創與時尚產業的劇情衝突,讓不少人心想「那只是電影」。
然而現實生活,韓國有家高科技公司專門雇用長者,擔任正職員工!
2013年成立的EverYoung,雇用55歲以上的員工。現有450人,最年長的是82歲,2016年營收70億韓圜(約台幣2億元)。
創辦人鄭恩成(Chung Eun Sung),是現代集團旗下現代綜合金屬(Hyundai Welding)執行長的他,為了解決韓國職場的年齡歧視現象,決心為高齡者創造工作。
現年55歲的他,閱歷豐富,就讀政治跟外交,曾在大學教書,受延攬入國會和總統府工作,後來又到產業界。
五年前,鄭恩成邁入50歲,套用孔子所說「五十知天命」,促使他思考起人生意義和自我價值,遂興起要承擔更多社會責任的心。
他觀察到,韓國職場社會普遍存在三種歧視,年齡、教育程度和性別。
徵才「最低門檻」55歲
他選擇先踏入「消除年齡歧視」。設定員工年齡55歲為「最低門檻」,從雇用30位員工開始,從事網路內容監控。
客戶之一便是通訊軟體LINE的母公司NAVER。被封為韓國百度的NAVER,是一家入口搜尋引擎網站,提供新聞、地圖、電子信箱、購物等服務。令人好奇,銀髮軍團能替NAVER做什麼?
舉例來說,NAVER的地圖服務要有著大量實景街道拍攝,照片會拍攝到人臉、車牌、門牌等。這群銀髮軍團們便負責挑選出、並刪除不宜曝光的個資。像是在購物網路,篩選違法商品和文字,也成為工作之一。
是否擔心這些工作會被人工智慧取代?
鄭恩成搖搖頭說,短時間內不可能完全靠AI,還是需要有人力輔助。重要的是,公司也持續讓員工進步,進行教育訓練、學習新電腦技術等。
老人家採用電腦工作,效率能勝過年輕人嗎?鄭恩成的答案十分篤定。
找出年長員工最佳營運模式,EverYoung自有一套工作流程。像是規定每人一天上班四小時。這樣時間短,適合體力無法長時間負荷的長輩,間接省下吃飯休息的時間,集中工作效率。
鄭恩成分享,過去NAVER曾把這樣業務交給大陸瀋陽的公司,由一群年輕員工來做。但該公司一年流動率達50%,不斷訓練新進員工的成本,超乎預期。
反觀EverYoung,流動率0.7%,鄭恩成驕傲地說,「這就是我們的競爭力!」他常用未來效益說服客戶埋單,凸顯年紀資深員工其實更賣力工作。
去年這群老人軍團創造70億韓圜營收,今年可望挑戰100億韓圜營收。成長力道不現老態!
鄭恩成再三強調,EverYoung的優勢是一群有競爭力的員工,絕不是以做慈善、幫助弱勢的名義去爭取客戶。
曾經NAVER主動表示願意多付點錢給這群老人家,卻被鄭恩成堅持拒絕。因為他堅持,不因年紀享有特殊待遇,這樣才能長久經營。
EverYoung企業經營的三大核心價值,是分享、不斷成長、與平等。在EverYoung辦公室,人人享有同樣的辦公空間,「我也不例外,沒有隔間,跟所有人一樣的辦公桌,」鄭恩成笑說。
很多長者,隨著小孩長大、離開職場、伴侶過世,變得離群索居,連帶身心健康也出現問題。
這也是EverYoung的另一項使命,讓長者不再孤單、重新融入社會。鄭恩成想要傳達的觀念是,不是健康才工作,是工作了更健康!
除了雇用高齡員工,EverYoung還推廣志工行動,讓老人體會自己原來也有能力再幫助其他人。像是指導其他長者和學童,教他們使用智慧型手機和電腦。
工作行程滿檔的鄭恩成,常要多國多地出差,上個月甚至只有四天待在韓國。即使如此繁忙,他仍心繫要為高齡者創造工作的自我使命。
他相信,市場上肯定還有更多商業模式,適合銀髮族。如今經常25人要競爭一個EverYoung職位,還有擴張空間。
鄭恩成上回來台灣是37年前,當時還是大學生。
這回來台參加B型企業亞洲年會,他正認真評估,要在台灣也成立一座辦公室,「快一點的話,明年就能有。」他想證明,只要找對模式,誰能說老人沒有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