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當李登輝碰上陳履安-唐光華訪談

遠見編輯部
user

遠見編輯部

1995-09-15

瀏覽數 15,250+

當李登輝碰上陳履安-唐光華訪談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1995 / 10月號雜誌 第112期遠見雜誌

李登輝出身技術官潦,有技銜官僚型的思惟模式,強調發展、注重管理,這種思考層次,是總經理級的層次。對於領導人應該有的哲學思考層次,諸如自由、正義、秩序這些觀念,他並不太熟悉。

這七年他帶領台灣追求財富,大玩金權遊戲,營造出顯性台灣的氣氛,他是顯性台灣的第一男主角。這幾年台灣人人拼命追求金錢、權力,高唱愛拼才會贏。有些外國觀察家稱這個由黑金組合的靈性台灣,是貪婪之島,或「最粗暴的民主」。

然而台灣社會有另一股「隱性台灣」的勢力在反彈、疏離。這股默默發展的潮流,就是日益蓬勃鮑宗教活動,強調博愛、慈悲、正義、謙讓的精神力量。這幾年,佛教、一貫道、基督教等宗教在台灣新興蓬勃,宗教信徒超過八百多萬。強調慈悲喜捨的證嚴法師,由她主持的慈濟公德會員,已將近四百萬人。

隱性台灣的價值,和顯性台灣追求的並不一樣。他們強調內心平靜、反求諸己,否定盲目追求金錢、權力。隱性台灣既有本土宗教的內在精神,又有中國傳統文化的內在道德。

監察院長陳履安出來參選總統,他有感於依照顯性台灣的金權打拼邏輯發展下去,將可能危及台灣,所以站出來,特別強調要「修心、把心找回來」。他宣布退出國民黨,其實意味著他已經跳脫顯性台灣框框的束縛,直接表現出隱性台灣的需求。他修行人清新的政治語言,再加上傳統道德的形象,對李登輝都是很大的威脅。

隱性台灣所呈現的,更是世界的大趨勢。冷戰過後,世界各地文明發生多次衝突,許多國家、人民企圖在自己傳統中,找尋新的文他認同與精神價值。台灣也是。

這次總統大選,對李登輝威脅最大的就是這股隱性台灣的力量,誰能贏得隱性台灣的形象,喚起隱性台灣的支持,誰就可以贏得總統選舉。

李登輝應該也注意到隱性台灣對他的挑戰,所以最近幾次講話也開始改變了,談修心、談傳統文化。前陣子他到高雄演講的時候,還引用李白、范仲淹的詩。這些轉變,其實都可以反映,隱性台灣已經挑戰到他的顯性台灣了。

(李慧菊、蕭富元採訪,蕭富元整理)

遠見訂閱贈西堤餐券2張,知識與美食一次滿足!優惠組合價$2,880,立即訂閱>>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