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攜手台灣中小企業智造升級 台達電:未來3到5年是關鍵

陳育晟
user

陳育晟

2017-09-07

瀏覽數 7,450+

攜手台灣中小企業智造升級 台達電:未來3到5年是關鍵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走進「2017台北國際自動化工業展」台達電攤位,雪白的機械手臂正為在場來賓雕刻獨一無二的鋼筆紀念品。這是首度與大眾亮相的「彈性多工智慧產線」。

將三組機器人串連周邊設備、製造執行系統(MES)、生產管理平台(DIAMMP)的「彈性多工智慧產線」,具彈性、高效能、隨時管理特色,適合電子零組件、光電、汽車、金屬加工、半導體、食品製造、橡塑膠等產業應用。

攜手台灣中小企業智造升級 台達電:未來3到5年是關鍵_img_1台達電執行長鄭平表示,過去手機、電源、路由器等電子業,因爲產品生命週期短、複雜度高、量少多樣,使2.0、3.0時代自動化投資報酬率偏低。

但隨著4.0時代來臨,彈性、少量多樣生產蔚為顯學,歐美各國希望製造業回流,若用傳統製造方式容易使人力成本飆高,只好把目光投向智慧製造。

同時,機械手臂的使用質量顯著提升,網路通訊、數據演算成本降低,都為智慧製造的風起雲湧鋪好了路。

「身為關鍵電子零組件領導廠商,我們除了開發工業自動化產品和解決方案,對物聯網、大數據分析、雲端技術都很熟悉,未來不但要開發智慧機台,還要整合管理平台,把智慧製造系統建構起來。」鄭平說。

但智慧製造帶來的無人工廠,卻也可能改變就業市場人力供需現況。

在自家廠房導入智慧製造,並將人力減少90%當作目標的鄭平表示,這些減少的人力都是「直接人力」,也就是線上作業員,目前無論是台灣、中國,皆面臨缺工困境。

不過,當人力減少90%,成為「無人工廠」,主導技術的「間接人力」仍需在工廠裡管理設備、知識,「不是用來管人的,整個工廠結構會完全改變。」鄭平說。

【會員限定活動】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時代的選擇!立即報名>>

目前,台達電智慧製造仍在台灣扎根,但未來中國可望成為布局重點。台達電機電事業群總經理劉佳容指出,從事自動化和智慧設備,倘若規模越大,越容易做,有政府力推「中國製造2025」的中國,商機不容小覷。

「如果一座工廠裡,有一模一樣的10條產線,只要把第一條做完,再複製其他9條,將有效降低成本;如果只有1到2條產線,初期投入的成本會比較高。」劉佳容說。

然而,台達電未來仍會在台灣協助中小企業協助產業「智造升級」。劉佳容透露,目前客戶多是大公司,受到美國客戶要求而轉往智慧製造,一來減少人力成本、便於控制產品品質,二來有助於製造業回流各先進國家。

「以後這些美國大廠可能會請台灣供應商到各地設點,各地人力成本相差無幾,但卻可以省下運費,交期也可縮短、便於客製化,」劉佳容說,「現在如果不考慮做,過3到5年就來不及了。」

攜手台灣中小企業智造升級 台達電:未來3到5年是關鍵_img_2

(首圖/台達電執行長鄭平)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