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綠色標竿台達電,為台灣贏得地位

參展亮點1〉曝光率最高的台灣廠商

高宜凡
user

高宜凡

2015-12-29

瀏覽數 32,900+

綠色標竿台達電,為台灣贏得地位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2016 / 1月號雜誌 消失中的教授

此次前往巴黎參與氣候峰會相關活動的台灣各界人士估計近200人,規模堪稱歷屆之最。其中曝光率最高的是誰?答案絕對是台達電子。長年來由於台灣並非聯合國會員,官方無法參與正式談判,除了幾個民間組織,企業很少關注氣候議題,唯獨台達電是個例外。

專注都會節能,10年打造21棟綠建築

自從2007年峇里島會議(COP13),台達電已連續九年派人參與聯合國氣候會議。去年在祕魯首都利馬(COP20)首度成功申辦周邊會議(Side Event),分享高雄那瑪夏重建民權國小的經驗。這座學校是台達電最引以為傲的綠建築之一。

由於今年峰會眾所矚目,台達電也擺出前所未見的規格,策劃一週的綠建築展、參與專業論壇、周邊會議跟國家館研討會,一樣都沒缺。

為了籌備這麼多活動,峰會前一週,就有10位員工先到巴黎準備,公司高層從創辦人鄭崇華、董事長海英俊、執行長鄭平、到品牌長郭珊珊等人,也陸續抵達。並各自在不同的會議中,與來自世界各地的精英會談。

台達電歐洲區150幾位經銷商與重要伙伴也被邀請到巴黎,包括剛併購的挪威電源廠商Eltek ASA。「歐洲人非常欣賞這個,跟一家這麼重視環保的公司合作,他們覺得很驕傲,」鄭崇華表示。

巴黎氣候峰會期間,很多世界大廠都展示節能減碳產品,但台達電卻從頭到尾主打「綠建築」。來到位於大皇宮(Grand Palais)的COP21解決方案展(Solutions COP21),從入口處進去,目光馬上被整個展區最高的七公尺建物吸引。這裡便是台達電打造的「Delta21綠築跡」展區。

這棟外型如同蔓陀蘿花的建築,乃是仿自民權國小。弧形劇場透過3D影片展現台灣的自然之美與綠建築摸索過程。

只是,生產電子零件起家的台達電,為何想做綠建築?源起是鄭崇華2005年赴泰國時,深受當地綠建築的節能效果吸引。

鄭崇華十分有心,多次到泰國拜訪建築師,並邀請他到台灣與大陸設計綠建築,只是這位建築師雖然在泰國蓋出很棒的綠建築,卻不一定適合台灣與大陸,讓鄭崇華深刻體會綠建築不管是設計、建材與施工方法,都需要因地制宜,「我對他很不好意思,設計了很多,都沒有蓋。」

【會員免費報名】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造山者》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從那之後,十年來台達電所有新建築都必須是綠建築,已在台灣、中國、美國、印度等地打造了21棟獲LEED認證的綠建築,節能效率從30%、50%、提高到73%,朝向「淨零耗能」(能源產出大於消耗量)的目標前進。

綠建築因地制宜,活用各地天然資源

只是,你可能會好奇,綠建築跟台達電的經營有什麼關係?其實,十分相關。

多年前台達電成立自動化部門,開發許多節能減碳產品與解決方案。當台達電把自己的廠房、辦公大樓與公益捐贈的學校等都以綠建築為標準時,無疑也在測試內部的技術與產品等解決方案,是否適合市場使用。

當初興建那瑪夏小學時,工程師自己去安裝LED燈、鋪太陽能板、裝風機等,「自己裝才發現難裝,才回頭改善產品,」鄭崇華說。

至今,那瑪夏學校每一平方米每年才用電7度,而台灣一般人一天約用電4度,節能效果連鄭崇華都感到不可思議。

十年下來,台達電累積許多綠建築實作經驗,幾乎訪遍各地專家,還自辦培訓營,應該算是台灣最會蓋綠建築的「非建築」單位了。也讓台達電衍生出樓宇自動化、電動車充電、再生能源開發、智能空調、及電梯節能等新事業。

鄭崇華強調,綠建築不是什麼高科技,只需要「因地制宜」,能適應當地氣候特色、活用天然資源即可。例如古時候的人住山洞,或他小時候住農村,當時都沒科技家電,但人們總能找到保暖、維持涼爽或提高通風的方法。又譬如,剛落成的台達電美洲總部,即善用加州特有地熱資源,「如果到其他地方,這種作法(地熱)也不一定成功。」

如果擁有十家如台達電這樣的綠色企業,努力在氣候峰會分享經驗,並贏得尊重,未來低碳時代還怕沒有台灣的位子嗎?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