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台達電、群創 打造零碳教室,為永續扎根

節能教育從小學開始

王怡棻
user

王怡棻

2014-10-01

瀏覽數 32,150+

台達電、群創 打造零碳教室,為永續扎根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2014 / 10月號雜誌 你所不知道的新五大醫療危機

扶著橘漆斑駁的把手,小心翼翼踩著一階階旋轉梯,來到新竹市民富國小零碳教室的綠屋頂。映入眼簾的是20片一字排開,在陽光照射下閃閃發亮的太陽能板,以及滿地隨風搖曳的耐旱花草。走在訪客跟前,自信滿滿解說的是剛升六年級的小學生。「你看看板子下這個裝置,它可以把太陽能發的直流電轉為交流電,存在前面的蓄電池裡,」小學生指著太陽能板流利地導覽。

「零碳教室」使用的電力都是來自再生能源,在教學過程中不會製造二氧化碳。教室全面使用LED燈具,達到省能目的,可以依天候的陰晴狀況,調整為最節約的照明模式,也能從監測系統的面板上,一目瞭然用電狀況,甚至二氧化碳排放量。堪稱是永續課程教學上最實用的「大型教具」。

在節能減碳風潮下,零碳教室已成為新顯學。以電源設備起家的台達電,在2011年開風氣之先,在台北市萬芳國小、新竹市民富國小,與高雄市加昌國小建置了三間示範教室。主攻環境教育的群創教育基金會,也追隨台達電腳步,投入台幣千萬元,把零碳教室搬進苗栗從南到北的五所國小。新北市也積極投入,總計全台已有多達11間零碳教室。

台達電開路先鋒〉

引進教材融入本土化

零碳教室源於2008年開始的「能源學校」計畫。當時台達電為了讓能源教育往下扎根,與威斯康辛大學史蒂芬斯角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 Stevens Point)合作,引進美國「全校式經營能源學校」教材,並加以本土化。從一開始仰賴公司「能源志工」走入校園推廣能源教材,隨著與校方日漸熟悉,台達電開始提供諮詢服務,指導學校如何改善軟硬體設施,達到節能減碳的目標。

「一直以來,關於綠能,學生只能從書本上看,因此希望在校園有個示範教室,讓學生在生活中了解太陽能發電如何運作,」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計畫主任邱姿蓉表示。於是,台達電從11所能源學校中,挑出三所互動良好的學校,再個別砸下台幣160萬元,在2011年打造出三間用電量僅一般教室一半的零碳教室。

提供整套系統 落實節能

不同於許多企業型基金會直接捐太陽能板給學校,台達電給的是一整套「系統」,從節能燈具、大葉風扇、太陽能板、用電監控系統、環境教材。「我們推的是一個節能概念。再生能源如果不配合節能,效果有限,也會流於裝飾,」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張楊乾說。比方在萬芳國小零碳教室,當電力吃緊時,中控面板會出現一隻流汗的企鵝,讓小朋友知道電有不夠的時候,必須省電。

除了能源教育,零碳教室的背後,還希望能夠影響台灣的能源政策。今年擔任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民間委員的張楊乾不諱言,台達電正在進行整套的政策倡議,企圖讓政府提高節能標準。倡議必須要提出有力數據,比方想把公有建築閒置屋頂再利用,就要拿出關於發電量、建置成本、維護成本等數據。

而從北到南三個示範教室,就是起點。根據統計,三年來三個示範教室的太陽能發電量,總計達7600度,等於降低4800公斤二氧化碳排放量,為學校省下2萬4200元的電費。三所學校中,位於南部、日照充足的加昌國小,太陽能發電量年年居冠,不但自用有餘,還成為社區民眾的免費綠電站,時常看到人騎電動機車來充電。

新竹市民富國小則是藉著零碳教室帶來的校園改造,獲頒經濟部「100年度推動能源教育優良學校」傑出獎。「這間教室,我們以前都稱它做鬼屋!」民富國小六年級的解說員,指著擺滿學生美勞作品的「561特區」笑著表示,過去它是一間廢棄冷清的舊廚房,改建之後才有教育用途。

【會員限定活動】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時代的選擇!立即報名>>

學校還把兩個空間做為「節能體驗屋」。有遮陽體驗牆面區、風力發電與太陽能發電展示區、腳踏車發電模組等。民富國小主任羅莎麗笑著說,現在很多人想到「低碳教學」就想到民富國小,光去年一年就有十幾個學校團體來參訪,三年總計超過1000人次。

受惠最大的,莫過於每年十多位受密集培訓的「小小解說員」。只要有外賓參訪,就是解說員表現的機會。由於解說員必須經過面試篩選,能被錄取的學生都覺得是無上光榮,也都全力以赴。

群創回饋鄉里〉

與苗栗學校 共同研發教材

不同於台達電有做太陽能板的事業體,位於竹南的群創本業是做面板,其實與零碳教室的硬體建設毫不相關。然而,群創已經把零碳教室帶進苗栗五所小學,數量比始祖台達電還多。「做零碳教室是基於企業社會責任,對公司業績沒有實質貢獻。但是對的事,就要去做,」群創教育基金會總幹事羅美君篤定表示,群創在2008年成立基金會時就是鎖定「環境教育」。

羅美君回憶,基金會草創之初因為缺乏經驗,向同為科技業且在環境教育耕耘多年的台達電取經。在學得知「零碳教室」概念後,決定起而效法。走進群創位於苗栗後龍大山國小的零碳教室,會發現從太陽能板規劃、省電燈管,一直到中央控制面板的硬體配備,與台達電做的差異不大。但是卻有截然不同想法。台達電因為考量到採樣,分別在北中南都設點。群創則統統集中在廠區所在的苗栗,藉以回饋鄉里。

群創零碳教室從規劃到建置完成足足花一年多,投入上千萬元。從2011年到2013年,為建功、新英、新興、大山、頂埔五所學校,減少3萬3000公斤碳排量,總發電量超過5萬5000度,等於省下超過17萬元電費。每年與合作國小老師,共同研發的永續環境教材、繪本,也發送給超過180所學校,至今影響超過5萬人。

五所學校 各自發展特色教學

三年來,五所學校也發展出不同特色課程。2012年教育部優良學校環境教育計畫中,苗栗縣有四所學校獲獎,其中三所(大山、建功、新英)都設有零碳教室。有200多位學生的大山國小零碳教室,做為自然科教室。除了中控面板與屋頂的太陽能板可作為教具,連教室外牆上都貼滿一張張關於能源知識的海報。

大山國小學生指著中控面板自信地說,當老師在零碳教室上能源課程,會操作中控面板示範,甚至帶學生去屋頂看太陽能板,「感覺像郊遊一樣,很有趣!」他說。配合永續教育課程,大山國小還舉辦了太陽能組裝車競賽、太陽能鍋製作、環保擂臺賽、單車綠化馬拉松等,讓能源意識深植學生心中。

一路走來,從零碳教室衍生出的創意遍地開花。比方,頂埔國小把白天用不完的太陽能儲電,用在學校夜間的球場照明。新英國小正拍攝一部環境相關的微電影,同時善用廚餘堆肥,在校園裡面打造有機農耕園。

人數最多、有超過1600位師生的建功國小,則成為苗栗縣能源教育推展中心,不但與縣環保局合作錄製廣播節目,2013年也獲得全國國民小學能源教育創意教案競賽甲等獎等。主持零碳教室計畫的大山國小主任鄭英俊不諱言,許多企業專案都是一年就結束,但零碳教室希望長期耕耘,讓節能教育向下扎根!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