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大運前夕西班牙發生恐攻,開幕典禮遇場外陳抗、選手延遲入場,最近又有颱風「攪局」,警消單位繃緊神經,備妥沙包、抽水機,務求賽事期間不再有任何失誤。
警消單位強調「複合式災害」整備應變,包括地震、火災、爆裂物、毒化災或人質挾持,主辦單位都有心理準備,若發生重大突發狀況,台北市災害應變中心會立即啟動,希望將傷害降到最低。
面對颱風季 抽水機、沙包待命
今年3月,台北市政府在台北田徑場舉行大型災害防救實兵演練,預想各種人為及天然災害,模擬暴徒在公車及選手休息室挾持人質,談判官出面交涉,台北市刑警大隊特勤中隊、憲兵特勤隊荷槍實彈攻堅,還出動黑鷹直升機,放下攻堅人員從大樓垂降,結合空中及地面「立體作戰」,場面逼真。
天鴿颱風在世大運期間來襲,台北市消防局擔心影響賽事,要求各分隊加強整備,檢查車輛、船艇及破壞器材。 圖/台北市消防局提供
台北市消防局表示,台灣天然災害多,幾乎每年發生一次災害性地震,尤其世大運期間又逢颱風季,必須防範未然,今年6月北市府辦理兵棋推演,假想選手村淹水、場館受損及地震疏散等情境,「什麼狀況都可能發生,防災不能『鐵齒』(指不信邪)!」
颱風警報前,消防局已在各場館備妥沙包、再三確認門窗不會受強風影響;此外,備妥抽水機嚴防場館、選手村淹水。
天鴿颱風在世大運期間來襲,台北市消防局擔心影響賽事,要求各分隊加強整備,檢查車輛、船艇及破壞器材。 圖/台北市消防局提供
消防單位指出,先前台北市舉行聽障奧運時,沒遇到颱風,此次世大運期間,因適逢颱風季,警消也對如何抗強風暴雨擬好作戰方案。
災害應變中心 隨時啟動
世大運主營運中心設在台北小巨蛋,其中「維安醫療組」由北市消防局及警察局負責,活動期間常設世大運緊急應變中心(UEOC),針對恐攻與災情進行監控、預警、通報及分析研判,統籌北市災害防救資源,並協調中央及外縣市支援能量。
台北市政府在災害應變中心舉辦「災害防救業務研習班」,邀集各局處首長參加,強化危機處理能力,確保各國選手安全。 圖/台北市消防局提供
北市消防局指出,無論發生何種災害,只要患者達15人以上,位於市府的台北市災害應變中心(EOC)將啟動接管,由市長柯文哲擔任指揮官,消防局長吳俊鴻為主要幕僚。
參考八仙事件 演練爆炸千人傷亡
去年8月,主營運中心結合警政署的中央安全指揮中心,透過視訊兵棋推演,考驗指揮官決策能力,確保各單位聯繫順暢;去年10月,北市府舉行「大量傷病患」兵棋推演,參考八仙粉塵燃燒事件,假想台北小巨蛋爆炸造成千人傷亡,警消單位成立前進指揮所搶救。
世大運期間外國旅客增加,台北市政府在台北車站舉行「無腳本」演練,臨場下達狀況,考驗各單位應變。
因選手村最高建物達21層樓,一旦爆炸後果嚴重,雲梯車無法觸及,火警搶救困難,今年3月新北市消防局舉行火災搶救實兵演練,模擬從送水口加壓,透過消防栓箱送水至起火樓層灌救,並檢查大樓內防火區劃及自動灑水設備。
台北市政府在台北田徑場舉行大型災害防救實兵演練,預想各種人為及天然災害,操演火災搶救,並測試大量傷病患後送機制。 圖/台北市消防局提供
人多難疏散 司儀、志工各有任務
世大運湧入上萬名各國選手及工作人員,還要加上觀賽民眾,若賽事發生恐攻或火災等狀況,如何迅速疏散人群及後送醫院是一大難題;消防單位多次演練,要求從救護人員到場館司儀及志工,「每個人都知道要做什麼」,避免災害來臨時驚慌失措。
北市消防局指出,將賽事司儀納入疏散演練,透過大會廣播:「請大家冷靜,往最近的出口離開」,場館人員會在轉彎處等可能阻塞的「節點」引導,避免群眾恐慌推擠,互相踩踏造成傷亡,以台北田徑場滿座兩萬人為例,預計可在10分鐘內全數疏散。
以往發生大量傷病患時,因資訊混亂,家屬常找不到人,北市消防局今年建置「電子傷票」追蹤系統,救護員現場檢傷分類時,把傷票綁上患者手腕,持手機掃瞄條碼建檔,並拍攝身分證或患者照片,上傳雲端資料庫,顯示患者在急救站、送醫途中或到院,以利家屬查詢及消防局指揮調度。
世大運期間外國旅客增加,台北市政府在台北車站舉行「無腳本」演練,臨場下達狀況,考驗各單位應變。
32競賽場館 消防、醫護全進駐
台北市有15座競賽場館,賽事期間各場館派遣1輛消防車、1輛救護車,有4至6名消防員待命,由醫護人員進駐成立急救站,應付突發狀況,若出現大量傷病患,將就近調派人車增援,視醫院距離及處理能量分流後送,其餘在新北市、桃園市及新竹縣市的17座場館,也比照辦理。
(本文轉載自2017.8.23「聯合新聞網」,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