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東海演習,是中共在該地區飛彈演習的第六次。一九八八年解嚴前有五次,過去他們用的是誤差較大的巨浪一型潛射飛彈,現在的M族飛彈較準確;以前都不怕他們試飛彈,現在怕什麼?
但從媒體看到各界的反應,錯誤的訊息、估計很多,該注意的反而疏忽了。
例如,有人以為M族飛彈可以打飛機、船艦,但其實它攻擊的是固定的面,而不是移動的點。再說台灣地形狹長,即使受M族飛彈攻擊,影響也都有限。另外也有傳言說中共的演習會一直持續到明年三月總統大選,但這個可能性極小。我們都知道演習期間往往就是軍防上最脆弱的時候,因為整個軍力的正常調動、訓練,都會中斷;何況一枚M族飛彈就要一百萬美金,雖然演習用的是模擬彈,但另外得付出載彈器等裝備的成本,這麼高的代價,長達半年之久的演習,是任何一個國家不會做的。
坊間還有一種看法,認為台灣只要有戰機,等F16、幻象2000跟IDF一經國號戰機。都到齊了,就不必怕他們。但四千多年人類戰爭史的規律是,僅僅靠軍事力量,無法防止戰爭;所以台灣不能有「以戰止戰」的想法。
值得注意的是,中共這次試射完全在夜間舉行,這表示他們的技術能力相當高,自波灣戰爭之後,夜襲才能達到突擊效果已確定。反過來看,台灣演習都還在白天,實在落伍。此外,這次發射導彈的二砲導彈師,是中共中央軍委直接指揮的,不由地方軍區主導,意即這次演習是由中央控制,目的在對台灣提出軍事警告。
犯台要動「外科手術」
我認為目前兩岸的情勢,經貿是不能斷,中共對台灣政治發展也管不住;中共最後一張牌,就是用軍事拖住台灣。所以我預計,他們還會有一連串的軍事行動,可能會持續到九月;而且會展示較新型的導彈,例如C101、601、801等,從空中、水底、水面及陸上皆可發射的反艦飛彈。
這有幾個月的,一是試試這些新導彈的性能;第二也針對美、日等國際社會展示實力;第三,展現執行對台作戰「四高」原則的決心。台灣似乎一直聽不懂北京要對台做「外科手術」的意思,他們的意思是空、海軍不進入領空領海,陸軍不登陸,如真對台作戰,完全以導戰為主,道樣才符合「高技術、高科技、高效能、高速度」的方針,因為封鎖戰太耗費時日,他們不會這樣選擇。在波灣戰爭中,美軍用的就是這套。
目前台灣並未擁有攔截飛彈的能力,值得國防部去思考的是,即使美國的愛國者飛彈,命中率都只有一0%左右;我們在武器、科技上都攔不到飛彈,那是不是該加強特種部隊的訓練,用最原始的方法,派人去找他們的飛彈,讓飛彈在未發射前就摧毀。
在戰略上我相信中共目前是在以戰促和的階段,既談不上什麼心理戰,更非政治戰。大陸對台用兵有四階段,一是全面摧毀,二是以戰迫降(如波灣戰爭),三是以戰逼和(如以阿的六日戰爭),第四是以戰促和(如美國處理巴拿馬、格瑞那達及海地的做法)。在李總統訪美之前,中共均採以戰促和;但現在會不會升高到以戰逼和,值得觀察。
這種判斷,牽涉到國軍對中共軍力、用兵特性、決策流程、軍制的掌握和了解。造方面我懷疑我方到底對中共了解到什麼程度。例如對中共導彈師的管制流程,我們到底知道多少?這次軍方的反應算鎮定,但對危機處理,並沒有表現出太高的能力。
三黨反應皆情緒化
大陸另一個戰略的運用,是把美國看成主戰場,台灣不過是次戰場而已。仔細留意中共高層談話,他們從來沒有要求台灣放棄什麼,只說「不要在火藥桶上加溫」;中共也只要求美國的保證,而不是台灣。
原本「江八點、李六條」已經為兩岸關係舖下一個良性循環的平衡點,但經過訪美行、軍事演習後,這個平衡點的基礎已經打破。在這個關鍵時刻,任何政黨都不該推銷戰爭。現在三黨的反應都太情緒化,戰爭是嚴謹的科學認證過程,不能加入情感。國民黨說:「不必怕武力犯台」,新黨說要和談,要不然就打過來了;民進黨則說,中共喊了四十年,都不是真的,我們台獨,他們也不會打過來。這一切都太情緒。
總的而言,以小事大,必須戒慎恐懼;若選擇以小搏大,那只有賭一次的機會,就得想想值不值得了。
(李慧菊、林志恆採訪,李慧菊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