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每一個「x」,都是孩子學習負責與解決問題的起點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17-08-25

瀏覽數 7,550+

每一個「x」,都是孩子學習負責與解決問題的起點
 

爛透了的成績,反而讓大腦活起來

如果不是考卷上被打了那麼多個「x」,孩子也不會有機會思考並解決「考不好」的問題。

這就是他們需要的當頭棒喝,也是讓他們能痛定思痛、自我檢討的轉捩點。

孩子總會有考壞的時候。當成績不理想時,我們多半一看到考卷,就會忍不住跳進錯誤裡,一題接一題地幫孩子檢討起來。

或許我們分析得精準無比,講解得鞭辟入理,但是真該如此積極進取的主角可不是我們父母,而是孩子自己。只有經由孩子自己苦心思索,才會歸於他自己所有。讓孩子自己想,自己講,他們才會記住自己的錯誤。

考壞了,親子共學「接受、面對、處理、放下」四步驟

有一次,就要期中考了,當時念五年級的小兒子,那一週在學校每天都有複習小考。某天他回家後攤開一張分數有點嚇人的數學總複習考卷給我簽名。在我還沒來得及看清楚考卷分數和錯誤時,小子就先慢條斯理的發表了一場「收驚演說」:

「馬麻,這張考卷是老師自己出的。第一,有兩面,題目非常多,要在一節課裡寫完,所以時間非常的趕。第二,題目都比一般統一式的考卷更難,我沒有那麼多充裕的時間可以思考。第三,因為題目多、時間趕,又有新的題型,所以當場我有點慌張,連原本會的都粗心弄錯了。這就是為什麼我考不好的原因。」

小子鎮定從容又不帶任何羞愧的神色果然奏效,媽咪我一時之間語塞,原本那可怕的分數應該會引發的肅殺僵獰氣氛,得不到任一丁點孳生的空間。

小子得以順利地繼續分析:「馬麻,你能不能幫我找到更多不同的題型,但是不要再給我計算題,或是很多很煩的數字,我的計算能力已經很ok。我現在的問題是,我一看到沒有看過的題型就會緊張,然後就以為自己不會。其實,我事後看看,再冷靜想一下,就想出來了,只是,看過的題目不夠多,因此我會愣住,腦筋立刻打結,沒辦法一下子反應過來,我需要一些題目來刺激我快速的思考。」

以往,類如此番頭頭是道的分析似乎是媽咪我的工作,也就是看到孩子的「學習問題」後,總是順理成章地就跳進問題裡,不假思索地幫他們思考起解決之道。

但這一次可不同,小子自己分析完問題的根結點之後,已然進入了「思考對策」的層次。既然他已把媽咪我慣常愛撿來做的工作全數表達完畢,而且條理分明,也就是該檢討的,都被檢討完、也清楚地做了結論,我當然就只有平靜地做一個「乖乖簽字」的簡單動作。

簽完字,心裡想,這小子高招啊!那麼爛的分數,竟然還可以把媽媽的毛梳得服服貼貼,完全堵住我任何一個可能動怒的氣孔。

不僅如此,這張不忍卒睹的考卷、令人心碎的分數,透過兒子懇切的自我表述,親子雙方還一同經歷了「接受、面對、處理、放下」此完美解決問題的步驟。

每一個「x」,都是孩子學習負責與解決問題的起點

在體制內求學,不論小學、國中、高中,天天都得面對分數。事實上,沒有孩子完全不在乎分數,對於自己考砸了的可怕分數絕對不可能不痛不癢,特別是已經努力用功卻仍舊得不到好成績之時,必定會感到相當失落,這是人之常情。

此時,千方百計告訴孩子,不需要那麼看重分數,對撫平他內心的失落,不會有太多的助益。而當下求好心切地百般責問,親子關係更會隨著爛分數一同被埋葬!

粉飾太平地忽略孩子的感覺,不如正視孩子的感覺。而孩子情緒上的模糊感覺若是能化為具體的思考分析、思索對策,才是具有意義的感覺。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這次,小子問了「自己」為什麼考不好?然後由「自己」一一把問題找出,接著,再問了自己:「該怎麼辦?我需要什麼協助?誰能幫助我?」

看到這個層面,頓時間,我覺得考卷上處處被打著的大「x」都在發亮!如果不是被打了那麼多個「x」,孩子就沒有機緣去思考自己的問題所在;最重要的是,他得到了機會去練習細膩的思考問題,分析問題,並且進展到「解決問題」的層面!

在我看來,孩子能冷靜地問自己問題、找到自己的問題,並且思索有效解決問題的策略,可比得到漂亮的一百分更值得我的讚賞與放心!

當孩子遇到瓶頸,或許先別急著跳進去幫他找問題,引導孩子自己問自己,問題到底出在哪兒?用對話引導孩子自己去思索解決之道,或許比我們急著幫他出手更能讓他深刻釐清問題、有效處理問題。

正當我欣喜遇見孩子包藏在爛分數下的責任心與分析力之時,小子竟又跑過來丟給我一個要求:「馬麻,剛才我不是說到我看到一大張考卷時會很不習慣、很緊張嗎?你有沒有辦法幫我出一大張密密麻麻的考卷,讓我更習慣一點?」

除了面對問題,小子還懂得尋求援助,態度誠懇、又敢大膽開口,這等精神,當然值得「自助者『媽』助」的待遇啊。於是媽媽我真的很認真地回應孩子的需求,把數學習作、相關考卷上的題目改了數字、有些題目則稍作變化,出給孩子一張獨一無二的模擬試題,媽媽我的認真回應更進一步激起了小子挑戰自己的鬥志!

有媽媽聽到我說這段插曲時,都認為那是因為我生了一個有上進心的乖孩子,如果是她們的小孩,別說要求媽媽幫忙出題了,光是要他們好好訂正錯題,都得使出殺手鐧。

喔,我家可沒有半個學習模範生。事實上,大多數時候,小子們對於自己考試所犯的百般錯誤根本不痛不癢,雖然很多時候分數不漂亮,但也沒能看到能激起他們的警覺心,所以,多半抱著得過且過的心態,直到慘不忍睹的分數赫然出現,滿腦子才響起噹噹噹的警鐘。不少孩子都是「不見到棺材不掉淚」的,所以別怕他們偶而考砸,這就是他們需要的當頭棒喝,讓他們痛定思痛、自我檢討的轉捩點!

拋棄「夢幻的期望」,給予「合理的期待」

看孩子的模擬考成績,可不像欣賞孩子滿懷熱忱自動投入的興趣般輕鬆自在。

即使在大多數時間,我是個明智而透澈的家長,但隨著孩子忽高忽低的分數,忽上忽下的排名,向來對孩子的賞識偶然間也會不自覺變調,一聲聲憂心的叩問還是情不自禁:

「怎麼辦?都要考試了,成績如此不穩定,有什麼問題嗎?」

「有沒有要幫忙的呢?」

「是哪邊讀不通呢?」

「有沒有把錯誤弄清楚呢?」

然而,我沒想到,眼前的孩子竟氣定神閒地回答我:「媽媽,你看得出來我已盡了該盡的力,所以你所看到的成績,或許就是我能達到的程度。當然,我還是有機會考得更好,但是,我似乎愈來愈清楚自己的極限,好像很難出現非常神奇的突破。因此,我希望媽媽你能對我抱以『合理的期待』!」每一個「x」,都是孩子學習負責與解決問題的起點_img_1


本文節錄自:《誰說分數不重要?》一書,彭菊仙著,時報出版。

圖片來源:pakutaso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